和部长一起去出差旅全程,构建和谐上下级关系-蜜桃视频

  • 歡迎訪問深圳自考網!本站為考生提供深圳自考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http://eea.gd.gov.cn/為主。

聯系我們:  0755-23224485

距25年10月自考報名還剩95

距25年10月自考考試還剩154

考生服務:

  • 考試交流群|
  • 自考培訓平臺|
  • 深圳自考00183消費經濟學押題復習資料

    2021-06-22 17:19:48   來源:深圳自考網    點擊:   
    自考在線學習 +問答
       
      【導讀】自我提升在工作中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以下是深圳自考網為您帶來的押題資料匯總,如需獲取文件版可加入考生交流群獲取。

    《消費經濟學》

    考試-知識點押題資料
    ?

      1、消費經濟學是以消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經濟學。作為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消費經濟學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才逐步成熟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2、西方經濟學按照考察對象和分析立足點的不同,將消費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3、消費經濟學對消費問題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逐漸分化為兩個方向。

      ①微觀角度研究消費者行為,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消費者動機、心理、行為模式的研究,為廠商的產品銷售服務。

     ?、诤暧^角度考察社會的消費活動、總消費支出的增減、社會消費結構、消費水平及其變化趨勢等,采用總量分析的實證方法,非常注重數量分析,目的是通過對宏觀消費的研究為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從而緩和經濟波動。

      宏觀消費問題

      具體可以分為消費需求與總需求,消費結構與經濟結構,消費與經濟增長等問題。

      微觀消費問題

      是從微觀消費主體的角度來分析消費問題的,它包括消費者的消費決策、儲蓄決策、投資決策以及消費信貸等問題。

      微觀消費與宏觀消費的關系

      (1)微觀消費問題和宏觀消費問題都是消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但兩者之間并不是平行并列的關系

      (2)首先,微觀消費問題是宏觀消費問題的基礎

      (3)其次,宏觀消費問題是微觀消費問題的目的。

      古典經濟學對消費問題的認識

      1、英國配第是最早對消費問題進行理論分析的經濟學家

      2、魁奈是重農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把消費品區分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30年代前的經濟學對消費問題的認識

      1、馬歇爾的“需求理論”及凡勃侖的“社會階層消費學說”

      (1)馬歇爾把需求看成是人們主觀欲望所決定的一種心理狀態,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他的消費學說——需求理論

      需求理論包含:

      ①欲望飽和理論(效用遞減規律)

     ?、谛枨笠幝?/p>

     ?、坌枨蟮膬r格彈性

     ?、芟M習慣的作用

     ?、菹M者剩余

      2、(補充了解)在凱恩斯經濟學說中,有效需求理論是其整個理論的基礎

      消費經濟學所研究的消費者行為

      1、消費者:經濟學所考察的消費者,是指能夠做出獨立的消費決策的基本經濟單位,它可以是單個人,也可以是家庭,還可以是一定的團體。

      2、消費者行為包含的層次:

      (1)消費者的資源初次分配選擇

      (2)消費者的資源再分配選擇

      (3)消費者的資源消費——購買選擇

      消費者行為特征

      (一)效用最大化原則

      1、是大多數消費者行為的基本準則

      2、效用:即商品和勞務的有用性,或消費者通過商品和勞務的消費所得到的的滿足。

      (二)習慣性:是指消費者的行為方式要受到過去習慣的影響。

      (三)不可逆性:是指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僅要收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響,而且也受自己過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影響

      (四)示范性:消費者的行為方式不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的影響,還受周圍人的影響,這就是消費者行為的示范性。

      (五)復雜性:消費者的行為是千差萬別不斷變化的。

      預算約束

      含義:是指消費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約束下選擇最優的商品組合。

      預算約束的變動

      原因:價格變動和收入的變動

      正常商品與低檔商品

      (1)正常商品:一般的,當收入增加時,消費者對商品的消費量也會增加。那么這種消費量隨人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我們稱之為正常商品。

      (2)低檔商品:當收入增加時,有個別商品的消費反而下降,這種消費量隨人們收入增加而減少的商品,我們稱之為低檔商品。

      需求曲線

      1、含義:是表示商品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幾何圖形。它描繪出在不同價格下某個消費者對該種商品的消費量,我們可以推導出該商品的需求曲線。

      低檔商品的需求曲線

      對于低檔商品來說,當價格下降時,替代效應應仍促使商品的消費增加,但收入效應的作用卻相反。

      替代品與互補品

      (1)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會引起另一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而一種商品價格的下降會導致另一種商品消費量的減少,即兩者是相互替代的關系。我們稱這兩種商品為替代品。

      (2)互補品:指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會引起另一種商品消費量的減少,即兩者是相互補充的關系。

      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1、需求價格彈性分為五種類型

      (1)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表示需求量的變化大于價格的變化,稱為彈性充足或有彈性。這種情況下,價格的下降會引起需求量的較大的增加。

      (2)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等于1,表示需求量的變化正好等于價格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變動價格不會引起總收益的變化。

      (3)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小于1,這種情況稱為彈性不足或缺乏彈性

      (4)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無窮大,這表示價格的微小變化會引起需求量的無窮大的變化。

      (5)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等于0,這表示價格的任何變化都不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

      邊際效用遞減

      含義: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消費某一商品時候,隨著消費量的增加,該商品的邊際效用增量趨于遞減。

      消費者剩余

      含義:消費者愿意支付的貨幣量與其世紀支付的貨幣量之差,即消費者通過消費在心理上所獲得的收益。

      不同社會階層的消費決策

      1、社會階層:是指一個社會以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態度等方面的不同進行等級劃分,所劃分的許多組相對永久的同類人群。

      2、關系集團:亦稱參考團體或相關群體。它是指一個人用以指導自己目前行為的那個具有某種價值觀念和觀察事物準則的團體。

      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一)消費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

      社會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環境和亞文化群這兩大因素。

      1、文化環境對消費者的影響:

      (1)文化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從而影響消費觀念:東方國家的消費者一般都是攢錢,西方國家消費者多推崇及時行樂,儲蓄率較低。

      (2)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風俗和消費習慣

      (3)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消費方式也不同。

      2、亞文化群:在每一種文化中,往往存在著許多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體,這些群體就稱為亞文化群。

      亞文化群種類:

     ?、倜褡鍋單幕?/p>

      ②宗教亞文化群

      ③地理亞文化群

     ?、苣挲g亞文化群

      (二)心理因素對消費決策的影響

      1、動機與消費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由低級到高級的五個層次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克服來自外部危險和危險,保證安全和安定的需要。如保險、保健、藥品。

     ?、凵鐣枰合M蝗后w所接受從而有所歸屬并獲得愛情等

      ④尊重需要:滿足自尊心和榮譽感,得到他人尊重、好評賞識等

     ?、葑晕覍崿F需要: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取得成就,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這是人類最高級的需要。

      2、社會心理特征與消費決策

      (1)從眾心理

      (2)攀比心理:低收入階層不可避免的在或多或少程度上對高收入階層的消費方式進行模仿,但是正常情況下,不同社會階層的消費要受其收入水平的制約,表現出差異性。只有當低收入階層脫離其收入水平而表現為高收入階層的消費特點時,才可以稱為攀比。

      (3)消費流行

      市場發育程度對消費決策的影響

      (一)勞動力市場與消費決策

      1、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狀況決定著消費者的收入狀況

      2、在勞動力市場上,失業與就業是共生現象

      (二)金融市場與消費決策

      (三)消費品市場與消費決策

      預算約束與儲蓄

      一、每個人面臨的一個重要決策時把多少收入用于今天的消費,把多少收入用于儲蓄以備未來之用,我們可以用消費者選擇理論來分析人們如何做出這種決策及利息率的高低如何影響人們的儲蓄量。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一種物品價格變動對消費的影響可以分解為兩種效應:

      ①收入效應:是指當一種價格變動使消費者移動到更高或更低無差異曲線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

     ?、谔娲菏侵府斠环N價格變動使消費者沿著一條既定的無差異曲線移動到新一點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

      利率變化對儲蓄的影響

      *利率變化通過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對儲蓄產生影響,并且最終的結果取決于兩者的對比關系

      1、利率變化產生的替代效應

      當利率上升時,相對于年輕時的消費而言,年老時消費的成本低了。

      因此替代效應使小王年老時消費得更多,而年輕時消費更少。也就是替代效應使小王儲蓄更多

      2、利率變化產生的收入效應

      這個效應使小王儲蓄減少

      3、利率對儲蓄的最終影響既取決于收入效應又取決于替代效應

      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小王儲蓄增加;如果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小王儲蓄減少。

      *因此消費者選擇理論說明利率提高極可能鼓勵儲蓄,也可能抑制儲蓄。

      生命周期儲蓄

      (一)生命周期儲蓄概說

      1、儲蓄對一國的經濟十分重要,因此經濟學家們為了系統地解釋人們為什么儲蓄做了很大努力。(退休時儲蓄最重要的動機之一,這個動機常被人稱為生命周期儲蓄,是儲蓄的基本動機)

      2、生命周期儲蓄理論認為,個人是在比工作年數更長的時間范圍內計劃他們的儲蓄和消費行為的,人們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目標,把儲蓄看成是為年老時的消費所做的準備。

      (二)生命周期儲蓄的關鍵思想

      1、消費計劃的制定通過在高收入時期儲蓄而在低收入時期負儲蓄,以實現平滑的或者均勻的消費跨時期配置。

      2、更具有普遍意義的是,生命周期理論預測人們在他們的收入相對于終身平均收入較高時儲蓄較多,而在其收入相對于終身平均收入較低時進行負儲蓄。

      儲蓄的其他動機

      *生命周期動機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儲蓄原因。

      *儲蓄的其他動機

      遺產動機及其對儲蓄的影響

      1、遺產動機:是指人們為了能給孩子留下一份遺產而進行儲蓄。

      2、遺產動機對儲蓄的影響表現為:

     ?、龠z產動機越大,人們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間進行的儲蓄就越多

     ?、谶z產動機越小,人們工作年間增加的儲蓄就越少。

      謹慎動機及其對儲蓄的影響

      1、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未料到的對資金的需要,如再看病和意外事故上的花費,人們也要進行適當的儲蓄,這構成儲蓄的另外一個動機——謹慎動機

      2、謹慎動機的大小與儲蓄的多少是同方向變動的。謹慎動機越大,儲蓄得越多;謹慎動機越小,儲蓄越少。

      目標儲蓄及其影響

      1、目標儲蓄:是指人們為了一些特定的目標,諸如支付購買住宅的現金、或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而進行的。目標儲蓄也被稱為定向存款。

      2、目標儲蓄的特點

      ①有特定的目的

      ②存貸款融于一體

     ?、鄞婵顣r間相對來說較短

      社會保障制度如何影響儲蓄

      社會保障制度的含義及內容

      1、含義:是指國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況下,對公民收到的損失或生活處境的困難給予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條件的一種制度

      2、內容

      ①社會救濟

     ?、谏鐣@?/p>

     ?、凵鐣kU

      資本市場如何影響儲蓄

      1、資本市場:是相對于貨幣市場而言的,一般來說,由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種融資活動組成的市場為短期資金市場,亦稱貨幣市場

      2、影響

     ?、偃舸?、貸款利率相同,那么資本市場不會對儲蓄產生太大影響

     ?、诋敶妗①J款利率相差很大時,人們很少儲蓄

     ?、郛敶?、貸款利率相差減小時,人們傾向于減少儲蓄,增加消費

      消費觀念對儲蓄的影響

      (一)消費觀念的含義

      消費觀念亦稱“消費意識”,是指支配和調節人們消費行為的思想、意識。它受到眾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道德及自然等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及其具體狀況。

      (二)消費觀念對儲蓄的影響

      1、及時行樂的消費觀念使人們減少儲蓄

      2、克勤克儉的消費觀念使人們增加儲蓄

      收入水平提高的影響

      (一)收入水平的增加會促使儲蓄的增加

      (二)投資渠道狹窄單一,從反面促使人們儲蓄的增加

      (三)過高的消費門檻客觀上增強了人們的儲蓄傾向

      (四)居民儲蓄率及儲蓄余額的變化從客觀上證實了收入對儲蓄的促進作用。

      實際正利率的影響

      (一)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①名義利率:包括對通貨膨脹風險補償的利率,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市場上的各種利率都是名義利率

     ?、趯嶋H利率:是指物價不變,從而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息率。由于當今世界物價的上升幾乎是一種普遍的趨勢,因而實際利率應是名義利率對通貨膨脹率的扣除。

      (二)利率對消費者的收入在儲蓄與消費之間的分配發揮作用

      (三)人們在消費與儲蓄之間的選擇,更主要地是依據實際利率的變動

      風險預期增加的影響

      居民無風險預期的改變,風險預期的增強,引起消費者行為的一系列變化,其中最顯著的特征是消費者行為的長期化。

      1、首先,收入剛性將逐漸轉變為收入預期的長期化。

      2、其次,儲蓄行為的長期化。

      東亞文化背景的影響

      文化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重要因素。

      消費者投資的主要類型

      *對于消費者而言,按投資對象的不同來劃分,投資可以分為金融投資、實物投資和教育投資三大類

      (一)金融投資

      1、含義:金融投資是以金融資產為對象的投資,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等。

      2、特點:

      (1)在進行金融投資時,消費者讓渡的是貨幣資金的使用權。

      (2)在這三種投資類型中,金融投資的流動性最強。流動性(資產流動性)是指資產變為貨幣而不致遭受損失的能力。銀行活期存款的流動性最強。

      (3)金融投資是為實物投資提供資金,而不是直接參與生產。

      (二)實物投資

      1、含義:指以有形資產為對象的投資,包括不動產投資、貴重金屬投資、珠寶投資、古董及藝術品投資等

      2、特點

      (1)流動性低(介于金融投資和教育投資之間)

      (2)有形資產基本上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因而實物投資具有保值功能。

      (三)教育投資(流動性最低)

      *與金融投資、實物投資不同,教育投資的投資對象是人本身。所以它具有不同于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的特點

      特點:

      (1)教育投資具有投資和消費雙重特性

      (2)教育投資的收益具有時間上的間接性

      消費者投資的主要方式

      (一)銀行存款:在我國,銀行存款按貨幣的不同可以分為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兩大類。(投資工具中流動性最強)

      (二)債券

      1、含義:是指政府、企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對其借款承擔還本付息義務所開具的憑證,用以表明彼此間的債務、債券關系。

      2、特點:

      ①債券的發行人和持有人之間是債券、債務關系:債券持有人只能憑借債券按期向發行人取得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無權參加企業的經營管理。

     ?、趥加忻嬷岛屠⒙?債券最基本的特征)

     ?、蹅幸欢ǖ钠谙?/p>

     ?、軅梢再I賣流通

      3、分類:

      (1)按發行主體來分類,可以分為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

     ?、僬畟▏鴤偷胤絺?,國債又稱為公債或國家公債,是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來求得收支平衡。

     ?、诘胤絺怯傻胤秸l行的債券,是地方政府為滿足財政開支的需要,用以支付公益事業的費用而發行的。

      (2)按償還期來分,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債券

      (3)按發行方式來分,分為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俟紓褐冈谑袌錾瞎_發行,沒有具體的發行對象的債券

      ②私募債券:其發行對象是事先指定的,在小范圍內發行債券

      (4)按利息的支付方式,分為付息債權和零息債券

      (5)按債券是否有擔?;虻盅簛矸?,分為政府擔保債券、抵押債券和無抵押債券

      (6)按幣種所屬國不同,分為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兩類。

      4、(補充)債券投資的特征

      (1)風險較小:如果發行人不按時向債券持有人支付息票收入或償還本金,屬于違約行為,會引起訴訟而導致破產。所以發行人一般都會盡量保證債券的收益。

      (2)債券的多樣化可以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有低風險低收益的政府債券,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垃圾債券,有幾個月的短期債券,有幾十年的長期債券,甚至還有可以轉換成普通股的可轉換債券,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組合。

      (三)股票

      1、含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的所有權憑證,是股東所取得股息和分紅的一種有價證券,它像一般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價格,可作為買賣對象,也可作為抵押品,是資金市場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之一。

      2、特征:

      (1)風險較大

      (2)流動性好

      (3)需要投資者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

      (四)基金

      1、含義:又稱為投資基金,是指專門的投資機構通過發行受益憑證或入股憑證,將社會上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交由各種專家進行經營和管理

      2、特點

      (1)從大量的投資者手中募集資金,設定基金

      (2)基金管理人將該基金資產投資于各類有價證券和其他行業

      (3)為了確定投資的最佳受益目標,最大限度降低投資風險,基金的管理者往往把集中的資金分散于各種投資對象,如股票、債券等

      (4)投資收益按投資者出資額的多少進行分配

      3、優點

      (1)規模經濟

      (2)投資分散,降低風險

      (3)具有專業管理效率

      4、缺點

      (1)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2)存在管理風險

      (五)住宅投資

      *住宅投資無疑是消費者實物投資中最大的部分

      1、動機

      (1)消費需求

      (2)保值需求

      (3)投機需求

      2、作用

      (1)為國家增加大量的財政收入

      (2)可以協調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

      (3)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六)教育投資:包括正規學校教育(如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以及職業培訓(分為一般培訓和專門培訓)兩大類

      收益方式

      1、投資收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利息(股息或租金等)與資本增值。

      2、根據收益內容的不同,收益的計算方式可以分為當期收益、持有期收益和到期收益三種

      須知:

     ?、佼斊谑找嬷赋钟性撡Y產在一定時間內的利息(股息或租金等)收入。

      ②當期收益率公式

      當期收益率= 利息 除以 購買價格

     ?、鄢钟衅谑找媛?(出售價格-購買價格)除以 購買價格

      風險類型

      (一)按照風險是否可以避免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傧到y風險: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指某一投資領域內所有投資者都將共同面臨的風險,是無法避免或分散的風險,如戰爭對整個經濟的影響、政府新出臺的證券管理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②非系統風險:又稱為特定風險或可分散風險,指由影響某一投資對象收益的某些獨特事件的發生而引起的風險,如某一個公司的新產品開發失敗、重大項目投標失利、生產工藝技術老化、合同違約、競爭對手出現、市場營銷計劃落空、人工罷工等

      (二)按照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不同可分為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

      ①市場風險:是因為投資市場各種因素,如利率升降、外匯價格漲跌、購買力的強弱等因素,而導致投資者虧損的可能性。

     ?、诮洜I風險:主要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對未來的預期出現偏差,導致決策不當,操作失誤,從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三)按照風險的大小可以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

      *衡量風險的大小有兩個指標,一是出現壞結果的可能性,二是出現壞結果所造成的損失。

      ①高風險:指壞結果出現的概率大,或一旦壞結果出現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的風險。

     ?、诘惋L險:指壞結果出現的概率小,或壞結果的出現所造成的損失小的風險。

      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

      (1)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雖然這種不確定性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測量出概率,但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喜歡這種結果的不確定性。

      (2)我們可能會花幾元錢去購買彩票或是摸獎,但在大部分情況中,我們都試圖避免風險,盡量縮小風險的嚴重程度。

      1、對于厭惡風險的人:

      ①如果可以得到預期收益率相同但風險更小的資產,他們通常會選它。多數人都厭惡風險的這個事實意味著為了使投資者們愿意購買具有風險的資產,這些資產必須提供更高的平均收益。

      知識須知:股票風險大于公司債券風險大于政府債券風險

      ②人們總的來說是厭惡風險的。

      2、對于愛好風險的人:

      ①在預期收益相同的情況下,風險高的項目更有吸引力。

      ②有時候甚至可能不計較收益率,而追逐那些高風險的投資。

      3、介于厭惡風險及愛好風險之間,風險中性

      只關心預期收益,他在預期收益相同而風險不同的兩種資產之間是無所謂的。

      流動性與稅賦

      1、流動性

      2、稅賦與收益

      有效市場理論

      按照市場有效性的高低,我們可以將市場分為強有效市場和弱有效市場。

      強有效市場特點:

      ①市場價格能反映所有資產的信息,市場上每一個人都知道影響資產價值的全部信息

      ②在這種市場上,沒有人能夠左右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完全由資產的收益、風險、流動性、賦稅等特點來決定。

      弱有效市場的特點:

     ?、僦环从吃撡Y產過去的市場價格信息

      ②在弱有效市場上,資產的市場價格可能沒有正確地反映其全部的特性,誰對這種資產掌握的信息越準確、越完全,誰就能更準確地預測它的價格走勢,從而獲取更高的收益。

      勞動供給決策

      須知:馬克思把勞動看成人與動物的最大的區別,他認為在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勞動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勞動將會成為人內在的第一需要。

      消費者的收入與閑暇之間的選擇

      由來:經濟學家是借助選擇模型來建立勞動供給模型的,消費者提供多少勞動的決策可以視為在勞動與閑暇之間的選擇,這和消費者在若干商品之間進行選擇是一樣的,與普通商品不同的是,勞動的效用不是勞動本身提供的。而是用勞動收入進行消費提供的。如果消費者想購買更多的商品,就必須有更多的收入;要想有更多的收入就必須延長工作時間,這樣閑暇時間就縮短了。反之,如果消費者想要得到更多的閑暇,那么工作時間就必然減少,收入降低,因而可供消費的商品就減少。

      關系:我們把人的大部分時間劃分為兩種,即工作和閑暇。這樣工作與閑暇之間是負相關的。

      橫坐標代表閑暇的時間,縱坐標通過工作所獲得的收入。橫坐標的最大值18,這是閑暇與工作兩項時間總和,縱坐標的最大值為180元,這表示這18個小時全部用于工作能夠獲得的收入。圖中的斜線即消費者所面臨的閑暇與收入之間的預算約束線。

      勞動供給的收入效應——財富增加

      人們的收入按來源分,可以分為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兩種。

      凡是沒有通過自身勞動而獲取的收入都屬于非勞動收入。非勞動收入的種類很多,其中包括各種政府計劃,如失業保障、醫療和養老保險等,以及遺產和私人養老金等。在經濟發達、社會保障系統健全的國家還有一些特殊的支助計劃,如美國政府實施一種對撫養兒童家庭的幫助計劃。另外,配偶一方的勞動收入也可以看成是另一方的非勞動收入,因為它不是靠自己的勞動供給得來的收入。

      須知:消費者的非勞動收入變動時,也就意味著消費者財富的變動。這時,收入與閑暇之間的替換關系并沒有改變。

      從圖5——2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非勞動收入增加后,預算約束線由BC移到B1C1,消費者選擇的均衡點由E0移到點E1,閑暇時間和消費水平都有所提高,勞動供給時間減少。反之亦然,當一個人的處境變壞時,如原來的非勞動收入來源減少或沒有時,他的勞動供給就會增加。

      工資增加對勞動供給的影響

      工資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價格的變動,它的變化將導致閑暇與收入之間的替換發生變化,即預算約束線斜率的改變。

      如果工資上升,那么對于勞動供給者來說,現在每放棄一個小時閑暇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因此預算約束線將以下方的端點為支點向外旋轉。從圖中,我們看到這個人的預算約束線與橫坐標相交,這說明他除了勞動收入——工資外,沒有其他收入。當他的工資上升后,預算約束線的斜率增大,以橫坐標上的端點為支點向外旋轉。新的預算約束線位于舊的預算約束線之外。顯然,工資的增加使得他的處境變好了。

      勞動供給曲線

      個人勞動供給曲線的推導

      當工資水平變化時,每個消費者都會有一個愿望的勞動供給量,即他們愿意工作的時數,將對應不同的工資水平的勞動供給量連接起來,就得到了該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線。

      家庭生產、時間配置和個人勞動供給

      (一)新家庭經濟學與勞動供給決策

      1、經濟學的傳統看法生產勞動活動只在企業中進行,而消費活動在家庭進行

      2、新家庭經濟學提出,家庭起著雙重作用,它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與認為個人直接從商品和閑暇中獲得效用不同,新家庭經濟學認為家庭實際上進行了大量的生產活動,把他們的時間與各種貨幣性投入——商品結合起來以生產“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因而家庭生產實際上間接為消費者提供了效用。新家庭經濟學進一步深入,它把這種生產擴大到家庭消費的每一件東西上。

      在上一節中,我們把個人的時間分成兩大部分,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但我們會感覺到生活中有的時間很難劃入閑暇和勞動。新家庭經濟學家把這種時間表述為用于家庭生產時間,它與商品(用有酬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購買的)相結合,可以生產出可供消費的物品,提供效用。

      (二)勞動供給決策

      假定一個人的起始的選擇位于A點,工資增加后,家務勞動的時間價格上升,替代效應使得該消費者由A點移向B點,即工資增加后有酬勞動時間供給增加。除了替代效應外,還有一個收入效應。工資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個人的收入。使之有可能購買更多的商品,因而增加物品的生產和消費者。收入效用會使一個人增加在家勞動的數量,而減少在勞動力市場的工時。我們可以看到在家務勞動——收入的模型中,收入效應就和替代效應,同收入--閑暇一樣,是相互抵觸的。

      市場的勞動供給曲線:是將市場中所有個人的勞動供給曲線相加而得到的,即把每個工資水平下,每個人期望的小時數相加,某些人的勞動供給在某一工資下可能是零,這說明這個人在該工資水平下不愿意工作。

      勞動力的參與:即分析消費者的期望工作時數是否大于零的問題。具體地說,消費者決定不參與勞動力市場的原因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消費者對非勞動時間的偏好較強。這可能表現為家庭生產時間的高生產率,或是對閑暇的強偏好;

      二是對收入(消費商品)的弱偏好,這意味著他可以在低財富狀態下生存;

      三是工資低。因此消費者寧愿從事家務勞動或休閑。

      須知:勞動力可以分為兩種

      一是有工作的;

      二是雖然沒有工作,但在積極尋找工作。

      經濟生活中兩個方面的人口的勞動參與率進行分析

      (一)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及其影響因素。

      1、工作機會增多,工資水平的提高

      2、家庭生產技術的巨大變化,大量高質量的家電,縮短了婦女的操持家務時間

      3、偏好

      (二)退休年齡的選擇

      1、退休是勞動力參與的決策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在西方發達國際,退休年齡正在逐漸提前,從純經濟學家的角度分析,退休也是消費者權衡收益和成本的結果。退休后,人們可以享受更多的養老金。所以退休的成本包括工資高于養老金的部分以及推遲退休可以多獲得養老金。當退休的收益大于成本時,人們就會決定退休。

      2、退休年齡的提前可以用于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來理解

      3、工資水平的上升也意味著人們早退休的成本也更了——他們必須放棄的消費(收入)也就更大了,這就是替代效應,現實中,通常是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所以人們退休年齡也逐漸提前。

      4、外在的強制對消費者的退休決策也很大影響。國家就業壓力大的時候,退休年齡將會提前。

      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投資

      人力資本是一個與物質資本相對應的概念。

      ①物質資本是指轉化為機器、設備、廠房等物質產品的資本。

     ?、谌肆Y本則指通過教育或培訓轉化在人身上的各種技能。通過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我們可以增加人的勞動供給的“質量”,從而影響到未來的貨幣和物質收入。

      教育對消費的影響

      教育是最常見的人力資本投資方式。作為一項投資,教育要求人們有一定的投入,主要包括經濟成本、心理成本和機會成本。

      經濟成本包括各種學雜費、書費等直接的教育費用,以及任何高出不上學校時的生活費用。

      心理成本是指那些不愿意接受教育、但迫于壓力而上學的學生在心理上造成的傷害。

      機會成本是指個人由于上學而犧牲了的收入。從個體的角度來看,教育投資的結果是在將來為個人帶來一系列的收益。首先是貨幣收益,通常情況下,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也會越高。其次是福利收益,白領員工的福利和工作條件一般都比藍領員工優越。此外還有許多非市場收益,包括對健康、閑暇質量、子女健康和教育的影響等。

      教育造成的工資差距

      1、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的終生收入平均而論要高于高中畢業生。這是因為缺乏技術的工人通常不能與技術工人完成同樣的工作,所以由供需決定的技術工人和非技術工人的均衡工資是不一樣的。

      2、教育造成的工資差距不僅要從靜態的角度來比較,還要從動態的角度來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的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技術水平提高后,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會增加,而對非技術工作的需求會減少。

      3、勞動力資源的流動減弱了工資短期變動的結果,緩和了技術工人與非技術工人之間的工資差距。

      4、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技術的變革越來越快。這導致了非技術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同時技術工人的工資明顯增加。因此,技術和非技術工人的工資差距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學歷競爭:技術工人的高工資是企業或其他雇主支付的。他們之所以會以高的工資雇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人具有更高的能力,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受教育程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信號標志,它可以幫助雇主認定那些應該被雇用的人。

      家庭規模決策與勞動供給

      須知:家庭規模決策,即有關家庭中小孩子數量的決策,對下一代的勞動供給有著強有力的影響。通常人們對家庭規模決策的分析只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即從人們的情感或個人偏好出必,來分析這個問題,但有大量證據表明,經濟因素對家庭規模決策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工資和家庭規模

      人們在進行家庭規模決策時,肯定不是先考察工資、教育與家庭規模的關系,然后再根據自己的收入、教育程度來決定自己應該有幾個孩子。他們只可能通過衡量多要一個小孩的邊際成本和收益來做決策。

      家庭規模決策與長期勞動供給

      在工資等一定的情況下,勞動力供給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員數量的函數。人口越多,勞動供給也就越多。家庭規模決策對長期勞動供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它對未來就業人口數量的影響。

      1、如果平均家庭規模增大,即小孩的數量比過去多時,那么未來的勞動供給可能會過剩,對未來的就業市場造成壓力,從而影響下一代的勞動供給

      2、如果家庭規模過小,即小孩的數量少,那么若干年后的勞動供給可能會供不應求,也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在我國,家庭規模受法律規定——計劃生育的限制。雖然人們受經濟因素影響自發選擇的余地很小,但對家庭規模決定與長期勞動供給的關系進行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決策。

      消費信貸

      1、消費信貸是個人金融業務的一種形式。是指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刺激消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目的,用居民未來收入做擔保,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以特定消費目的為對象的貸款。

      2、根據國外商業銀行的業務分類,消費信貸包括零售業務中的個人貸款和消費者住宅不動產貸款,從中國商業銀行目前的情況看,消費信貸應包括分散于不同業務部門的居民住房抵押貸款、汽車零售貸款以及助學貸款、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小額質押貸款等零售業務。

      3、居民家庭和個人對資金的需求逐漸增加,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

      (1)對耐用消費品需求的增加,耐用消費品通常價值較高,使用年限較長,完全依靠家庭和個人的資金來滿足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借助于社會資金,居民可以提前滿足這一需求。

      (2)解決家庭收支在時間上不匹配問題的需要(年老與年輕)。

      (3)消費觀念的轉變(從崇尚節儉到及時享樂)。

      4、按照貸款的發放方式可以分為:直接貸款和間接貸款

      (1)直接貸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直接向消費者個人提供貸款;

      (2)間接貸款則是指銷售商(生產商)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銷售商品,銀行向銷售商(生產商)購買分期付款合同,即向銷售商(生產商)提供資金,由消費者分期付款歸還銀行借款。

      5、按貸款的擔保方式可以分為:抵押貸款,質押貸款,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

      6、按貸款的償還方式可以分為:到期一次性還款和分期還款,前者多為短期貸款,后者多為中長期貸款。

      7、按照貸款資金的用途,可以分為:住房貸款、汽車貸款、教育貸款、旅游貸款、家用電器貸款地、房屋維修貸款、小額消費貸款等

      須知:消費信貸的特點

      1、利率水平高

      2、規模呈周期性

      3、貸款的利率彈性較低:決定消費者是否借錢、或借錢數額最重要的因素是借款人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和貸款所帶來的效用等。那些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人,無論是借款總量還是借款額相對與自身的年收入水平,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消費信貸的主要種類

      住宅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是消費信貸的主要品種。

      (一)住宅抵押貸款:是消費信貸的最主要的品種,約占消費信貸余額的一半以上。住宅貸款期限較長,通常在10~30年,以住宅本身作抵押,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傳統的住宅抵押貸款的特點是固定利率、均額等付,由此帶來兩個問題:

      第一,使借款雙方都面臨較高的利率風險,由于借款期限較長,其間的利率變化難以預計。如果利率趨于上升,銀行的融資成本提高,給銀行造成損失,如果利率趨于下降,則借款人遭受到損失。

      第二,在整個貸款期內,借款人的實際負擔不平衡,前重后輕,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住宅抵押貸款市場的發展。

      (二)汽車貸款:在商業銀行的消費信貸業務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汽車信貸市場的競爭,商業銀行在汽車信貸市場上的份額日趨下降,

      競爭者主要有三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專做汽車貸款的財務公司及汽車制造商。汽車制造商有條件將汽車的貸款業務、銷售業務以及市場開發等活動結合起來,為了吸引市場的購買力,有時可以對某些促銷的車型和車種提供十分優惠的貸款條件,因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三)信用卡貸款(屬于無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的確定主要根據持卡人以往的信用記錄,因而面臨較高的信用風險)

      通過信用卡獲得的貸款是當今最流行的消費信貸方式之一。全世界消費的信用卡的數量已超過10萬億張。信用卡由銀行或非銀行信用卡公司發行。持卡人因各自資信狀況不同而獲得不同資信級別的授信額度。在此授信額度內,持卡人可以通過信用卡所代表的帳戶在任何接受此卡的零售商處購買商品或勞務及進行轉賬支付等。接受信用卡的零售商定期與發卡機構進行結算。

      發展消費信貸對個人產生消費的影響

      消費信貸從形式上看就是消費者從銀行等機構獲得借貸資金,而實質是消費者將未來的預期收入提前使用,因為消費信貸是以未來的預期收入作擔保的。

      首先,消費信貸會提高消費者的即期消費水平。如果不存在消費信貸或者消費者信貸很不發達,消費者很難從金融市場上借到錢,并且借錢的成本很高,那么消費者的即期消費水平主要由即期的收入水平及儲蓄水平所決定。

      其次,消費信貸還會影響人們的儲蓄行為,具有降低儲蓄的作用。與消費信貸的作用相反,儲蓄會降低人們即期消費,將當前的消費推遲。

      此外,在獲得消費信貸以后,每月的收入不僅要滿足日常消費開支需要,而且要扣除貸款的還本付息額,相當于降低了當期的可支配收入,因而會降低自由儲蓄額。

      發展消費信貸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1、由于消費信貸能提高消費者個人的即期消費水平,因而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加消費者需求來增加社會總需求;同時,消費需求的增長會帶動投資需求的增加,從而拉動經濟增長。

      2、社會總需求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及出口需求組成,消費信貸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對社會總需求產生影響。

      首先,假定其他因素不變,消費信貸規模的增加,會使消費需求的規模相應增加,從而直接帶動社會總需求的增加,

      其次,消費需求的增加會進一步拉動投資需求,從而間接地帶動社會總需求的增加

      發展消費信貸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隨著消費信貸的發展,其在商業銀行資產中所占比重會逐步提高,消費信貸成為銀行收益重要來源。傳統上,作為金融中介機構,商業銀行通過吸收居民的儲蓄存款和對工商企業發放貸款實現社會資金的融通。

      首先,金融市場的發展使工商企業的融資渠道增加

      其次,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中滿足生存需要的消費所占比重降低,滿足發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費所占比重提高,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提高

      再次,隨著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銀行必須不斷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總的來說,消費信貸的發展是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過程中緩解生產與消費之間矛盾的需要。因此,消費信貸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需要,它對社會的融資格局、金融體系、債務結構等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消費信貸的風險

      與銀行的其他資產業務一樣,消費信貸業務也面臨著多種風險,其中主要的包括資產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借款人信用風險及其他風險等。需要說明的是

      第一,由于消費信貸包括眾多的品種,因而各自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型亦有不同。比如長期消費信貸主要是資產流動性和利率風險,信用卡貸款主要是信用風險,抵押貸款主要是抵押物市值下跌的風險

      第二,由于各國的信用環境不同,作為消費信貸從整體上來說其風險程度在不同國家亦會有所不同。比如在缺乏個人信用制度的國家,消費信貸的風險程度相對較高;而當存在著工商企業信貸軟約束的時候,對個人的消費信貸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其風險程度小于對工商業的貸款。

      (一)資產流動性風險

      商業銀行是通過吸收存款來發放貸款,銀行的存款通常以中短期為主,如果貸款中中長期占比例過高,造成銀行資產與負債在期限上的不匹配,中長期貸款流動性較低,造成銀行資金周轉的不靈,從而需要通過臨時高成本的融資來解決資金的周轉需要,這就是銀行面臨的資產流動性風險。

      消費信貸中的住宅抵押貸款屬于長期資產業務,雖然能給銀行帶來較高的收益,但流動性較差。

      銀行控制流動性風險可通過三種方式:

      第一,當資金來源以中短期為主,控制長期信貸的比例,以使資產與負債的期限相匹配。

      第二,以住宅抵押貸款為主要業務的銀行應當大力吸收中長期存款,比如將貸款與存款相掛鉤等,以使資產與負債的期限相匹配。

      第三,當長期資產比例過高時,通過二級市場將其出售給其他商業銀行或出售給投資銀行及政府機構等用于發行抵押貸款證券。

      (二)利率風險:是指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銀行造成的損失。如果銀行擁有的利率敏感型資產少于利率敏感型負債,則利率的提高將造成銀行利潤的下降,而利潤的下降則會使銀行的利潤增加。

      銀行也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來控制利率風險

      首先:加強利率的風險管理,使利率敏感型資產與利率敏感型負債相匹配。

      其次:利用金融創新產品來消除利率風險,

      最后:開發新產品

      (三)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是指由于借款人違約,不能及時、足額歸還貸款而造成銀行損失,借款人的違約可能是由各種原因造成,其中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品格是指借款人的品質,即借款人是否誠實守信,是否勇于承擔責任,特別是在其財務狀況不佳時期。品格用于評估借款人的還款意愿。可以通過對借款人以往的信用關系的審查、有關借款的個人品格的參考資料以及當面交涉等方式來審查借款人的品格。

      能力是指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一般用借款人預期的現金收入來測量

      資本即借入的貨幣價值,通常用資產凈值來衡量。

      抵押品是指貸款申請人用作擔保貸款的任何資產。有抵押品作擔保降低了貸款的信用風險。

      環境是指貸款申請人的就業環境。

      對借款人的信用評估可以采用量化的方法,對借款人的每項特征給予特定的評分和權重,最后根據加權平均后的積分來判斷借款申請人的信用風險,并做出貸與不貸的決定。

      (四)其他風險:最主要的包括抵押物市場價值波動的風險及抵押物產權風險等。

      ①抵押物是用來為貸款提供的擔保,即當借款人違約時,貸款人可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將抵押物拍賣來歸還貸款,以減少貸款的損失。有抵押物擔保的情況下,當出現借款人違約時,銀行貸款是否會受到損失以及損失程度的大小,取決于抵押物的市場價值。如果抵押物的市值大幅下跌,銀行的資產就會有較大的損失;反之,損失較小。

      ②另一個風險是抵押物的產權風險,即當借款人的抵押物產權不明確或有爭議,或產權雖然清晰但借款人陷入民事或刑事糾分,其產權可能被第三方及政府扣壓的情況下,借款人對抵押物的所有權是沒有法律保障的,銀行如果向其提供抵押貸款,就在面臨貸款損失的風險。

      消費信貸的收益

      從發達國家來看,消費信貸是銀行業務收益率較高的資產,損失亦處于較低的水平。

      (一)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是貸款方名義上的最大收入來源。以住宅抵押貸款為例,由于合同期限很長,由每筆信貸業務產生的累計利息收入相當大。

      (二)貸款手續費收入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借款方在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時候,必須在辦理貸款交割的同時,交納貸款手續費。貸款手續費一般按貸款額的一定比例計算,根據市場行情和競爭條件來決定

      (三)其他收入

      除了上述兩種重要收入來源之外,貸款方還可能從規定借款人交納的各種費用中得到多種其他收入

      個人貸款在銀行的信貸資產中是獲利可觀的高收益貸款。個人貸款最顯著的特點是其定價大大高出其融資成本。

      第一,消費信貸是銀行信貸中成本較高,風險較大的貸款之一

      第二,由于消費信貸具有較高的經濟周期敏感性,其規模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不穩定,由此成為銀行給個人貸款制定高利率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消費信貸的利率彈性不高,即利率高低并不是影響借款人借款決策的最主要因素。

      個人信用制度

      在消費信貸上的風險管理中,通過對個人借款者的信用分析和評估會來降低消費信貸的信用風險是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而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顯然是其基礎。

      個人信用制度是指社會對個人信用關系的發生發展、個人信用歷史記錄的建立以及個人信用的調查、分析與評估所做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一)個人信用關系的建立與發展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與社會資金的借、貸相關的信用活動越來越發達,現代市場經濟被稱為信用經濟。全社會的信用活動包括國家信用、銀行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所謂個人信用,是指在正規的金融體系中,消費者個人及家庭與金融機構發生的金融借貸關系。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個人的融資需求迅速增長后,個人信用被社會所承認并在正規的金融體系和融資活動中得以實現。

      (二)與個人信用的調查、評價等相關中介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發展

      為了降低風險,對個人信用歷史進行調查和評估是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沒有專門的中介機構提供相關的服務,金融機構對個人信用狀況難以把握,不但影響消費信貸規模的擴展,而且加大了消費信貸的交易費用,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影響消費信貸的發展。

      (三)有關個人資信狀況的社會數據網的建立

      在保證被調查人基本權益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社會性的人口基本資料網及金融機構之間共享的數據網,使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有一個可靠性的數據來源,從而降低個人信用調查的成本。

      (四)相關法律的建立與完善

      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必須維護借貸雙方的利益,特別是在個人信用的調查過程中,將涉及到借款申請人權利與義務的確定及權益維護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建立與完善與此相關的法律。

      消費信貸的擔保與保險制度

      (一)資產抵押或質押:可以充當貸款抵押(質押)物的資產包括:銀行存單、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房地產、其他資產等。高質量的抵押物應具有流動性強、價值穩定、所有權真實等特點

      (二)第三方擔保:短期或中期個人借款通常采用第三方擔保的方式來降低貸款銀行的信用風險。當抵押物不足時,中長期貸款亦可采用第三方擔保方式。

      (三)保險:貸款人在認為借款人所提供的抵押品和第三方擔保不足以保證其貸款的償還時,還可以要求貸款人進行保險,比如住宅抵押貸款中,通常都要求借款人投保規定金額和險種的保險。

      中國消費信貸業務的現狀和發展

      (一)中國消費信貸產生的背景:20世紀90的年代中后期開始,中國商業銀行開始開展個人貸款業務

      (1)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帶來的債務清償能力的提高。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時間,居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居民儲蓄迅速嫌長。

      (2)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產生的個人融資需求的增長。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基本上實現了由溫飽型向小康型的過渡,住房、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消費及旅游消費成為城市居民追求的目標。

      (3)商業銀行資產調整促進消費信貸業務的開展。對工商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貸款在商業銀行資產中占絕對比重。

      (4)政府刺激內需支持消費信貸的發展。

      (二)中國消費信貸業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的商業銀行在1998年以前就已經開始介入消費信貸業務,但從事該項業務的銀行有限,貸款品種比較單一,主要是個人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業務

      在中國的商業銀行中,開辦個人消費信貸最早、規模最大的是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

      制約我國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收入水平對消費信貸發展的制約

      我國目前人均GDP約在800美元左右,從西方國家的經驗看處于消費信貸快速發展的前期。

      同時,改革過程中收入差距拉大,低收入與高收入階層收入差距過大,中等收入階層未形成主體,也妨礙著消費信貸的發展。

      此外,從短期因素看,9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經濟的周期性變化和結構性調整,城鎮居民減收面擴大,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強,從而不利于消費信貸的發展。

      (二)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剛剛起步

      (三)消費觀念

      (四)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

      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一方面需要改善,增加個人繳費,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擴大覆蓋面而不斷完善。

      (五)金融機構控制和管理風險的水平較低

      消費信貸發展的起步階段,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雖然增強,但由于缺乏風險管理的人才、方法和手段,控制和管理風險的能力較低,因而只能逐步探索、循序漸進。

      凱恩斯的消費函數

      1、凱恩斯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消費函數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是他的有效需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恢復和增長,其收入和消費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西方經濟學家對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進行了補充和修正,消費函數理論又有了較大的發展。

      2、消費函數主要是揭示收入與消費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基于消費者行為分析的基礎上對總量消費狀況的描述。由于總量消費是個體消費的總和,宏觀經濟特征可以由微觀消費者的行為得到解釋。

      主要內容

      凱恩斯的消費函數被稱為“絕對收入假定”。其中心是消費傾向遞減論。

      1、消費傾向:指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2、儲蓄傾向:指儲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3、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概念,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

     ?、龠呺H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谶呺H儲蓄傾向是指儲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4、“絕對收入假定”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消費隨收入的變化而絕對的變化。

      凱恩斯“絕對收入假定”的消費函數,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C=a+by

      C-消費;

      Y-收入;

      a-已知的常數,代表各種主觀因素;

      b-消費傾向(即收入中用于消費的比例)為小于1的正數。

      含義:

      (1)實際消費支出是實際收入的穩定的函數。短期內的消費傾向基本穩定。

      (2)隨著收入的增長,人們的消費支出也會增長,但收入的增量不是全部用于消費,邊際消費傾向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

      (3)由于邊際消費傾向的遞減,平均消費傾向也隨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須知:“決定收入假定”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消費隨收入的變化而絕對地變化。當實際收入增加時,由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維持習慣上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費用與收入之間的差額將會逐漸增大;反之,如果實際收入減少,那么維持習慣上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費用與收入之間的差額則會逐漸縮小。

      凱恩斯消費函數中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凱恩斯消費函數中研究的是宏觀經濟中的消費需求與國民收入之間的關系。但是對宏觀消費問題的分析離不開對消費者行為的考慮。凱恩斯認為,有八個主觀因素影響人們的消費傾向,即謹慎、遠慮、計算、改善、獨立、投機、自豪、貪婪。

      1.主觀因素有:

      (1)建立準備金,以防止預料不到的變化

      (2)為可以預料到的未來個人和家庭的需要做準備,比如由于年老、子女教育、親屬撫養等需要而進行儲蓄

      (3)犧牲目前較少的消費,賺取利息和投資收益,以增加未來收入,使未來能有更多的消費

      (4)出于一種人類的本能,總希望未來的生活水平能比現在高,所以存錢留作將來享受

      (5)通過存錢保持個人的“獨立感”和“有所作為”的感覺

      (6)存錢作為投機或進行企業經營之用

      (7)作為遺產,留給后人

      (8)純粹的吝嗇,以致節省到不合理的程度

      總結:凱恩斯認為影響人們消費支出的主觀因素是比較穩定的,改變緩慢。

      2.客觀因素有:

      (1)工資單位的變化

      (2)收入和凈收入之間差額的變化

      (3)財產的貨幣價值的意想不到的變化 。即財產的意外增值或損失。

      (4)利息率的變化

      (5)財政政策的變化

      (6)個人對未來收入預期的變化

      總結:在消費函數中,消費收入為其主要變數。

      長期消費傾向的變化

      在分析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時,凱恩斯假定社會收入分配狀況不變,并且利息率的短期變動對人們消費的影響可忽略不計。但從長期來看,這兩個因素都將發生變化,并對消費傾向產生影響。

      (一)利率的長期變動趨勢對消費傾向的影響

      從長期考察,利息率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二)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對消費傾向的影響

      1、資本的積累來自富人的儲蓄,如果改變財富和收入分配的格局,富人的儲蓄就會減少,資本的積累也會減少。凱恩斯主張采取遺產稅作為財富再分配的措施。

      2、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提出以后,西方經濟學界根據大量的統計資料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發現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定與短期消費行為相符合,但與長期消費行為不一致,這導致了消費函數理論的發展。

      相對收入假定的含義:相對收入假說由美國經濟學家杜生貝提出,其中相對收入有兩個含義:

      1、相對于別人的收入、消費者的收入和消費要同周圍人的收入和消費進行對比;

      2、相對于過去的收入,消費者的現期收入和消費要同自己過去的收入和消費進行對比。

      3、“相對收入假定”用公式表示如下:

      C=KY(7-2)

      式中,C-消費者的現期消費;

      Y-消費者的相對收入;

      K-消費與收入之比,接近于常數。

      4、其基本含義是:消費或儲蓄是現期收入與以前最高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的函數。只要現期收入與按物價指數調整過的以往達到的最高收入之比是一個常數,那么現期儲蓄與現期收入之比也就是一個常數。

      相對收入假定消費函數的主要內容

      1.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響,而且受到周圍人的消費行為及其收入和消費相互關系的影響,這就是消費的示范作用。

      2.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僅受到自己目前收入的影響,而且受到自己過去收入和消費水平的影響,特別是過去高峰期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的影響。

      3.一個消費者的消費支出變化往往落后于其收入的變化——消費的掣輪作用。

      4.當消費者減少了的收入又逐漸回升,并恢復到過去的水平時,消費者可能首先恢復儲蓄,而消費不會增加。

      須知:在杜生貝之后,許多經濟學家對“相對收入”概念做了進一步分析?;泻苡写硇缘氖?ldquo;關系集團”分析法。經濟學家認為,相對收入假定中提出的兩種相對收入含義都同“關系集團”有關。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消費行為及消費習慣,很大程度上與“關系集團”影響有關。

      持久收入假定的含義:持久收入假定由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提出。

      持久收入假定的核心是消費者的持久消費與持久收入是固定的比例關系。

      持久收入假定的要點

      1.消費者的收入和消費都可以分為兩類:一時收入和持久收入、一時消費和持久消費。

      2.社會的“一時收入”和“一時消費”的平均值都等于0。就整個社會而言,平均收入等于“持久收入”的平均值。

      3.“持久收入”與現期收入不同。

      4.“一時收入”和“一時消費”之間不存在固定的比例關系;“一時收入”和“持久收入”之間、“一時消費”和“持久消費”之間不存在固定的比例關系

      5.人們的消費支出主要不是同他的現期收入有關,而是與他的可以預計到的未來收入,即“持久收入”有關。

      須知:

      1、根據持久收入假定,凱恩斯所提出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不一定存在。因為當人們預支未來收入作為現期消費支出時,消費傾向就會發生不規則的變化。

      2、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旨在說明貨幣需求主要取決于以“持久收入”來代表的總財富。既然持久收入具有高度穩定性,則貨幣需求也具有高度穩定性。經濟的穩定與否主要取決于貨幣的供給量的變動。

      生命周期理論

      1、這一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安尼提出。

      2、內容:個人的現期消費取決于個人現期收入、預期收入、開始時的資產和個人年齡大小;個人儲蓄的大小也取決于個人現期收入、預期收入、開始時的資產和個人年齡的大小。

      3、根據生命周期假定,人的一生至少可以分為兩大時期,即賺取收入或收入大于消費支出的時期(壯年時期),此時的儲蓄為正值,不賺取收入或收入小于消費支出的時期(少年時期和老年時期),此時的儲蓄為負值。

      4、一個人對于消費的安排是從一生的各個階段的收入與消費或收入與儲蓄的關系來考慮的。個人的現期消費,不僅取決于個人的現期收入,還取決于他的預期收入、開始時的資產和個人年齡的大小。同時,壯年時期的收入水平和儲蓄率及開始時的財產狀況,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儲蓄和消費狀況。

      生命周期理論的運用

      1、根據這一理論,可以對收入、財產與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運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得出的論點,也可以被稱為“持久財產假定”。與持久收入假定所不同的是,生命周期假定考察的是包括未來收入在內的一生的總財產,它更強調的是消費與財產之間關系。生命周期假定認為,對財產狀況的分析將會比對收入狀況的分析更有助于說明消費的變化和經濟的波動。

      2、在任何時期,一個家庭的消費水平總是與它的財產水平(而不是與它的收入水平)保持穩定的比率

      對西方消費函數理論的簡單評價

      自凱恩斯提出絕對收入假定的消費函數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對收入與消費支出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1、首先,應當承認,西方消費函數理論中關于消費支出與收入關系的分析,都或多或少的抓住了經濟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有些模型甚至與現實的經濟運行有很好的擬合度。

      2、其次,我們應該看到,每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經濟環境。特別是經濟研究中實證方法的廣泛應用,使得很多經濟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以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為背景,并為特定時期的經濟政策服務的。我們在運用這些結論分析中國的經濟問題時,必須注意它所產生的條件。

      3、我們在分析中國的消費問題時,在不具備某種條件的情況下,不能將它們照搬硬套。

      社會總需求的構成

      一、社會總需求的構成

      社會總需求由四個部分構成:對消費品的需求(C)、對投資品的需求(I)、政府支出(G)、出口需求(X),即:

      D(Y)=C+I+G+X

      政府支出G可以分解為投資支出和消費支出;若把國民經濟作為一個封閉體系考察時,出口需求X可以略去。因此,社會總需求就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組成,即國民收入等于投資與消費之和,即:

      D(Y)=C+I

      消費需求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

      1、總需求由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構成,因此引起總需求變化的無非是這兩種需求的變化。

      2、在假定一個經濟中只有居民戶和廠商的情況,居民將其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其消費品和勞務的支出,其余的用于儲蓄,廠商則通過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股票等形式取得資金,用于投資,進行生產。

      3、但是如果被儲蓄的收入數量和企業家希望用于投資的數量不相符合,那么總需求就會發生變化,這或者是由于投資數量的變化,或者是由于消費支出數量的變化。

      4、假定消費支出不變。如果企業家減少了用于投資的借款,投資需求減少,總需求就會縮小。

      5、假定投資不變。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如果消費者將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費支出,總需求就會增加。

      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相互影響

      1.邊際消費傾向對投資“乘數”的影響

      ①乘數,也稱為倍數,是指國民收入的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初始注入之間的比例。若注入的是投資,這個比例就是投資乘數。

     ?、谧儎訒r,卻能使總收入和總就業量的變動程度遠遠超過投資量本身的變動程度。國民收入的增加量與投資最大初的增加量之比,被稱為投資乘數,即:國民收入的增加量/投資的最初增加量

      2、投資需求對消費需求的影響

      3.消費率:是指最終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它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影響。表現為:消費旺盛,經濟增長率就高;消費不足,經濟增長就會下滑。

      (1)事實上許多國家的實踐證明,最終消費需求始終是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

      (2)消費才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消費需求長期不足、消費率長期過低會通過對投資需求的影響最終導致全社會的總需求不足,使經濟增長處于緩慢甚至停滯狀態。

      經濟增長階段理論

      (1)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首次將各國經濟增長過程概括為五個階段:傳統社會、為起飛創造條件的階段、起飛階段、向成熟推進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在《政治與增長階段》一書中又提出了第六個階段,即追求生活質量的階段。

      (2)經濟增長階段理論中最關鍵的階段是起飛階段。它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度的關鍵,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困難的階段。

      (3)“起飛”要具備三個條件:

      1.要提高生產性投資率

      2.要建立起飛的主導部門

      3.要有制度上的改革

      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

      1.在經濟增長的不同階段,消費、儲蓄、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不同的。

      (1)在農業社會,消費在國民收入中占較大的比例,消費率較高,經濟增長緩慢。

      (2)在經濟增長進入高收入階段以后,消費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額較大,消費率較高。有以下原因:

      第一,高收入階段,生產力水平的極大提高,大量新興消費品不斷涌現,會使消費傾向提高;

      第二,經濟進入成熟階段以后,經濟增長率會有所降低,投資增長率也會降低。

      第三,在經濟進入成熟階段,產業結構也發生較大的變化,與消費者對高額消費和生活質量的追求有關。

      (3)在經濟起飛階段,消費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消費率有所下降。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第一,經濟起飛過程正是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時期,經濟的高速增長,需要大量的投資支持。

      第二,由起飛過程中的產業結構的特點決定。

      第三,經濟起飛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可以來自于本國內部的資金積累,也可以通過大量吸引外資獲得。

      第四,在低收入向高收入的過渡時期,特別是剛剛擺脫低收入的因擾以后,消費品工業的不發達,以及低收入階段形成的消費習慣滯后于國民收入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的過快增長。

      消費需求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增長緣起于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對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反思和創新。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是人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轉折點?!?1世紀議程》是這次大會通過的重要文件,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行動方案。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與合理布局,發展高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協調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使社會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人需求的滿足構成危害,最終達成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目的。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關注經濟發展的質量。

      實施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具備的條件

      (1) 樹立公正為本的發展理念。這里的公正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后人之間的公正。

      (2)在生產和消費方面設立節儉資源的經濟體系;

      (3)發展綠色導向的科技體系;這一體系包括高薪技術、環保技術和使用技術三個有機部分。

      (4)實施共同行動的系統工程。為保證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實施,應該實現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覺遵守,公眾積極參與。

      三種不同的消費模式

      1.同步型消費:是指消費水平、國民收入和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消費的提高與國內生產發展基本相適應。

      基本條件是:政府干預較少的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國內經濟的增長與國內消費需求的提高關系很密切。

      2.早熟型消費:是指消費方式超越了本國經濟增長所處的階段。

      3.滯后型消費:是指消費水平的提高長期落后于生產發展。

      首先,從積極方面看,在一國經濟處于起飛前的準備、起飛過程的時候,經濟的高速增長需要大量的投資支持,工業化的發展使得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中間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遠遠大于最終消費需求。

      其次,從消極作用來看,現實中,滯后型消費模式的實現,大多是借助于政府力量,如果這種消費模式選擇的時機不當,或者消費長期停滯不前或增長緩慢,都會對經濟的長期發展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

      此外,滯后型消費模式的實現,還需要一些條件:

      第一,經濟處于起飛階段;

      第二,有廣闊的出口市場。

      現階段中國消費模式的選擇

      1.建國以來消費模式選擇的利弊

      改革前我國的消費模式屬于滯后型消費。

      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經濟發展戰略上發生了重大轉變。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使居民消費水平得到較快的增長。

      2.消費模式選擇的依據

      消費模式的選擇要考慮本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以及各種消費模式的特點及其產生的條件。

      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工業化加速時期,大體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500美元至1000美元的變動時期。

      主要特點有:

      第一,隨著經濟的增長,第一產業的就業和產值比重不斷下降,第二、三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

      第二,在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階段,第二產業的就業和產值比重上升幅度最大,遠遠超過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幅度。

      第三,工業部門比重的變動對于經濟增長率變動的作用最突出,說明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工業增長,依靠工業比重的擴大。

      3.我國現階段消費模式的選擇

      鑒于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性特征,我國應當采用適度滯后型消費模式。目的在于保證工業化加速時期經濟高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通過提高儲蓄率,增加投資,推動經濟的高速增長。

      判斷消費的增長速度是否合理,應該考慮兩個標準。

      第一,有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

      第二,消費率保持在合理的區間。

      現階段的適度消費就是盡快提高消費率。因此,我們主張消費的適度滯后,并不是要一味降低消費率,而是要保持適度的消費增長速度。

      消費政策的含義及內容

      1、含義:消費政策是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有關消費發展的各種方針、制度及相關措施的總和,是一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目的:在一定時期內對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變化及消費方式的變動做出適當的規劃,以使消費的發展符合一定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總戰略的需要,符合國情的需要,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地發展。

      3、消費政策包含總體消費政策和具體消費政策。

      ①總體消費政策的任務就是規定一定時期內消費的總的指導原則,它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具體消費政策是對一定時期的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以及社會福利制度和勞動就業等方面的具體政策規定。是引導居民消費結構、消費方式和消費質量的具體措施。

      4、消費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有關消費水平提高的政策:消費水平的提高,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約,因此,與消費水平提高有關的消費政策又可以具體化為

      (1).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2).消費與儲蓄(積累)的關系

      (3).收入分配政策:其中涉及到收入分配的社會目標,分配方式和分配機制。

     ?、偕鐣繕藖砜?,包括:追求社會收入分配的平均主義、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允許一定的收入差距的存在),追求全體人民的福利增長(共同富裕)等。

     ?、谑杖氲姆峙浞绞桨ǎ喊磩诜峙?、按資分配。相關的政策是指是否允許兩種分配方式同時存在,以哪種方式為主。

     ?、凼杖氲姆峙錂C制包括:收入的市場分配(市場機制)、收入的計劃分配(計劃機制或行政機制)。相關的政策是指是否允許兩種分配機制同時并存,以哪種機制為主。

      (5).福利政策及社會保障政策

      (二)有關消費結構變化的政策

      1.消費品產業結構政策: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是鼓勵某些消費產業的發展,從而使之與消費需求結構相適應,還是限制某些消費品產業的發展,從而使之對需求的實現進行限制。

      2.消費品市場政策:消費品市場與消費品生產既有密切聯系又不完全相同,生產通過市場對消費產生制約,消費則通過市場對生產進行引導。在消費結構政策中,對于某些鼓勵發展的消費領域,不僅要鼓勵供給的增長,還要采取各種措施積極培育市場,促進需求的增長。

      消費政策實現的手段

      1、計劃體制下,消費政策的實現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行政控制的放松或收緊,標志著消費的鼓勵政策和抑制政策。

      2、市場經濟體制下,消費政策的實現則主要是借助于經濟手段。我國當前正處于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因此我們著重分析一下實現消費政策的經濟手段。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消費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必須遵循的原則: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的出發點是尊重消費者的權利,不干預私人消費活動,不限制生產者在市場上的競爭。

      (二)消費政策實現的經濟手段

      1.稅收手段:稅收調節對消費政策所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1)通過稅收調整產業結構,包括通過優惠的稅率促進某些產業的發展,以及通過懲罰性稅率抑制某些產業的發展;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適應消費結構的要求或限制某些消費需求的過快發展。

      (2)通過對進出口產品的稅收調節達到限制或促進某些產品的進出口的目的。

      (3)對消費者的收入及消費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個人所得稅、遺產稅等調節社會的收入分配,防止出現收入差距的過大。對消費者的稅收調節還包括通過消費稅調節消費者的支出。

      (4)通過開征某些稅種起到鼓勵消費的作用。比如1999年10月開征的利息稅,目的是通過降低儲蓄的收益來刺激消費需求。

      2.利率手段: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強,利率的調節對消費政策的實現所發揮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利率對消費者的收入在儲蓄與消費之間的分配發揮作用。

      (2)利率對產業結構會產生影響。

      3.國債手段:國債是政府在國內外發行債券或向外國政府和銀行借款所形成的國家債務的總稱。政府在國內發行債券所形成的國債對國內的消費狀況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政府支出:政府通過財政的支出對消費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1)政府的轉移性支出直接體現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特別是與以稅收為主的財政收入聯系起來,政府的財政政策所要體現的社會收入分配目標可以看得很明顯。政府通過轉移性支出中的保障性支出,對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消費進行保障,起到社會穩定的作用。轉移性支出中的財政補貼,則對消費有著更直接的影響。對消費者財政補貼可以直接增加消費者的收入(即所謂的“明補”);而對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補貼(即所謂的“暗補”),則通過影響商品的價值而影響消費結構。

      (2)政府通過其投資性支出直接增加對某個產業的投資,并且更重要的是通過政府的投資對社會投資起引導作用,從而對產業結構產生影響。在計劃經濟中,政府投資在社會投資中占很大比重,因而直接影響產業結構以及消費結構。比如,政府投資重點在重工業,而對住房、第三產業的投資不足,從而造成產業比例的失調及消費結構的不合理。而市場經濟中,政府在社會投資中所占的比重會逐漸減少,政府投資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更主要的是通過對社會投資方向的引導來實現。

      經濟繁榮時期的消費政策

      (一)經濟高速增長與通貨膨脹

      (二)通貨膨脹對不同收入階層的影響:通貨膨脹是指社會物價總水平的普遍上漲。通貨膨脹會對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產生普遍的影響,消費者的名義收入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后為實際收入。如果名義收入增加的幅度低于物價上漲的幅度,那么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就是下降的。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對不同的收入階層還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低收入階層受通貨膨脹影響的程度要大于高收入階層。

      (三)抑制消費需求、治理通貨膨脹的宏觀經濟政策

      高通貨膨脹率時期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方向是緊縮,可以通過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來實現。相對而言,貨幣政策在治理通貨膨脹時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1.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說到底還是一種貨幣現象,即流通中貨幣過多造成物價總水平的持續上漲?;镜耐緩骄褪菧p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具體政策工具包括:

      (1)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政府債券,收回資金,以減少經濟體系中的貨幣存量。

      (2)提高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再貼現率、再貸款利率,提高商業銀行的借款成本,進而影響市場利率。

      (3)提高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率,通過縮小貨幣擴張乘數來緊縮信貸總規模。

      2.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基本內容是削減財政支出和增加稅收。

      3.緊縮性的收入政策:目的是控制工資的過快增長。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工資-物價指導線。

      (2)凍結工資。

      (3)特別稅收手段。

      4.治理通貨膨脹的其他政策:包括控制價格、控制集團購買力、直接信用控制,等等。

      二、經濟衰退時期的消費政策

      (一)通貨緊縮:是指社會物價總水平持續地疲軟乃至下跌的態勢。通貨緊縮往往是經濟衰退、社會需求不足的共生物。作為貨幣現象,通貨緊縮是由于流通中貨幣減少所致。而流通中貨幣減少一種可能是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另一種可能是貨幣流通速度下降,貨幣的流動性減弱。

      影響: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由于物價的持續疲軟,人們的收入水平降低,企業的贏利能力減弱,人們對未來的經濟前景產生悲觀預期,從而影響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①從消費者來說,由于未來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大,因而預防性儲蓄增加,消費信貸減少,消費需求降低;

     ?、趯ζ髽I來說,由于經濟形勢不好,投資的回報率降低,企業不愿投資或不敢投資,因而投資需求下降。

      (二)刺激需求、治理通貨緊縮的宏觀政策:基本方向是擴張,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實現。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1)減稅。

      (2)增加財政支出。

      2.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1)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吐出貨幣,從而增加經濟體系中的貨幣存量。

      (2)降低央行對金融機構的再貼現率或再貸款利率,降低金融機構的成本,以此影響市場利率;或直接調低存、貸款利率,當市場利率下跌后,企業成本降低,以此影響市場利率,或直接調低存、貸款利率,當市場利率下跌后,企業及個人的融資成本降低,從而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增長。

      (3)降低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率,擴大貨幣擴張乘數,從而擴大社會信貸總規模。

      3.國債政策:國債是連結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紐帶。

      須知:通過增發國債、擴大財政支出而增加的需求,可能對民間需求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只有當發債收入來自于儲蓄時,通過國債的發行將儲蓄直接轉化為投資支出或消費支出,才能起到刺激需求的作用。

      開放經濟中的消費政策

      開放經濟中,由于國際經濟關系的加強,一國的宏觀經濟會受到諸多國際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將產生很強的示范作用。

      消費政策的目標

      (1)有助于經濟穩定、緩和經濟波動;

      (2)有助于促進經濟的長期增長;

      (3)有利于縮小社會各階層社會狀況的差距,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費水平;

      發達國家消費政策的重點

      第一,提高“生活質量”,發展與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關的產業;

      第二,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

      第三,推廣消費知識和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各種服務;為生產者提供各種信息;

      第四,開發和推廣節約能源或原材料的消費品和消費方式;

      第五,對消費者保護;

      發展中國家消費政策的重點:

      第一,抵制發達國家消費方式的示范作用的不利影響,防止“消費早熟”;

      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短期的影響,即通過耐用消費品的大量進口,造成國際收支逆差,外債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長期的影響,即“消費早熟”導致社會儲蓄率的下降,從而造成工業化進程中的投資不足。另外,大量耐用消費品的消費需要相應配套的消費條件(比如電力、汽油、道路)。在工業化初期,將過多社會資源用于發展新的消費方式,也會影響工業化的進程。

      第二,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和消費水平;防止城鄉消費差距的過分懸殊。發展中國家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城鄉消費差距巨大、貧富兩極分化嚴重。

      第三,大力發展消費品市場,理順消費品價格機制,疏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加速消費品流通;

      我國現階段兼顧長、短期經濟增長目標的消費政策

      (一)制定消費政策需要考慮的因素

      1.消費戰略:消費政策是一國消費戰略在某一時期的具體體現。

      2.社會發展經濟目標: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和消費戰略是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兩個組成部分。

      3.社會資源狀況:消費政策的制定還必須考慮社會資源狀況,即社會資源總量和人均資源消費水平,以及資源結構是否對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提高構成制約的作用,社會資源的優勢和劣勢。

      4.需要協調的其他政策

      (1)人口政策。人口狀況是影響社會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人口大國來說,人口對經濟發展和消費提高的制約作用尤其明顯。

      (2)產業政策。

      (3)收入分配政策。

      (二)現階段我國消費政策要點:

      1.發展消費信貸,刺激消費需求;如養老儲蓄。預防性儲蓄的降低只能是經濟得以恢復、收入預期增加的結果,而預防性儲蓄很難成為收入預期增加的前提。所以,通過降低預防性儲蓄來增加有效需求的宏觀經濟政策在現實中是難以奏效。比較可行的是通過大力發展消費信貸實現由儲蓄向投資的轉移,從而刺激有效需求并降低目標儲蓄。

      2.加快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養老金制度的改革,促進經濟的長期增長

      消費結構與消費支出結構

      1、消費結構是指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所消費的各種消費資料,包括勞務的組合和比例關系。

      2、進一步理解消費結構

      (1)按人們日常生活中實際消費支出的不同方面或消費的具體形式,可以形成吃、穿、住、用、行等形式不同的消費結構。

      (2)按滿足消費需求的層次分類,可以形成生存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的消費結構。

     ?、偕尜Y料一般是指維持勞動力簡單再生產,保持勞動者體力、腦力以及撫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資料;

     ?、谙硎苜Y料是指滿足人們享受需要的生活資料,它是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以后,能給人們帶來舒適、安逸、愉快和幸福的生活資料;

      ③發展資料的消費能使人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向高質量的層次遞進。

      ④關系:生存資料是人們最基本的消費資料,而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是較高層次的消費資料。人們在滿足了生存需要后,會逐步要求滿足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

      (3)按消費品能夠提供的消費形態,可以形成實物消費、勞務消費和精神消費。

     ?、賹嵨锵M是有形產品的消費;

     ?、趧趧障M一般是通過接受活勞動進行的消費,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消費的一個重要方面;

     ?、劬裣M是人們為滿足心理需要、陶冶情操、提高身心健康而接受精神產品的消費形式,如知識、信息、理念、心理體驗與審美情趣的獲得。對消費結構的這種劃分有利于全面分析人們的消費狀況,有利于根據實物消費、勞務消費和精神消費發展變化趨勢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消費支出統計分類

      由于消費支出結構是一種比例關系,所以,要研究消費支出結構,必須先確定消費支出的構成,可見,消費支出的統計分類是為消費支出結構分析服務的。消費支出統計分類要根據一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消費內容的變動進行調整,從而利于明晰類別,便于分析;要反映出一定時期消費支出中主要項目的支出狀況,充分體現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經濟背景。

      (一)我國原有的統計分類方法

      在我原有的統計分類方法中,城鎮居民家庭平均生活費支出被分為兩大類,即購買商品支出和非商品支出。前者又包括食品、衣著商品、日用品、文娛用品、書報雜志、藥及醫療用品、房屋及建筑材料等9項;后者又包括房租、水電費、煤氣費等11項。

      (二)我國新的統計分類方法:新的統計分類方法把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劃分為八項:食品支出、衣著支出、家庭設備及其服務、醫療保健、交通通訊、娛樂文化的教育及其服務、居住支出、雜品及其服務支出。新的統計分類方法更適應消費水平提高以后消費支出變化的特點。

      (三)世界銀行的統計分類方法:在世界銀行《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中,將家庭消費支出分為七項:食品、服裝鞋襪、住房及燃料和電力、醫療衛生、教育、交通與通訊、其他。其他支出一項主要包括對于服務性勞務和耐用消費品的購買。

      (四)美國的統計分類方法:在美國勞工統計局中,將居民的消費支出劃分為如下七類:食品支出、住房支出、衣服和服務支出、交通支出、醫療支出、個人保險支出、其他支出。

      總結:可以說,消費支出的統計分類是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的反映??v向比較一國消費支出統計分類方法的變化,可以反映一國消費水平提高的程度以及變化趨勢。比如,我國現在的統計分類方法更能適應和反映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以后,在由溫飽型向小康型躍進過程中消費支出變化的特點。

      微觀消費結構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制約家庭消費結構的基本因素之一。一般地,收入水平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較大,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較小。

      (二)家庭目標及家庭類型:“家庭文明”論者認為,家庭文明是消費決策的重要依據。家庭目標在家庭文明中占重要地位。每個家庭的目標不同,其消費支出的側重點也會有差異。此然,在“以家庭為中心”、“以事業為中心”、“以消費為中心”的三類家庭中,消費支出的側重點亦有所不同。

      (三)家庭消費支出功能:用家庭消費支出功能來說明家庭消費結構的特征及其變化,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消費經濟學研究中的一種新觀點。

      (1)這種觀點認為,家庭通常有三種功能,即繁殖的功能、經濟的功能、社會的功能。家庭的功能要通過它的消費支出來實現。

      (2)相應地,家庭的消費支出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必需的生活費用;

      第二類是繼續維持家庭存在的家庭經營費用;

      第三類是有關家庭的“階級象征”的支出。

      這三類中,第一類較穩定,第二、三類,特別是第三類變動很大。

      (四)家庭生命周期所處的階段:“家庭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一個家庭從建立到消亡經過若干階段。每一個階段具有不同的家庭生活特征,從而具有不同的消費結構。

      (五)家庭規模: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家庭規模越來越小。家庭的小型化被認為對于家庭的消費結構變化有著重要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耐用消費品購買、食品消費以及耐用消費品購買和勞務購買之間的替代關系上。

      (六)家庭的投資:在家庭的支出中,有些支出既可以被看作是“消費”,又可以被看作是“投資”,比如教育費用的支出和某些耐用消費品的支出。

      宏觀消費結構的影響因素:宏觀消費結構是從總體的角度對消費者的支出狀況進行考察。其目的在于說明不同國家的消費結構差異。

      (一)消費水平: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的消費水平,是一國消費結構的最基本影響因素。消費水平對消費結構的影響表現為:

      1.消費水平對食品消費支出比重的影響

      2.消費水平對耐用消費品支出比重的影響:消費水平較低時,耐用消費品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再隨消費水平的提高而變化。

      3.消費水平對住房、醫療、交通通訊等支出的影響.這幾項支出比重都有隨消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趨勢。

      4.消費水平對勞務支出的影響。低收入國家勞務支出比重較低,高收入高價勞務比重很高。

      (二)福利制度及價格體系

      收入水平大致相同的國家,凡是有政府補貼的消費支出項目,其支出比重相對較低。如中國在衛生、教育支出明顯過低。由于價格體系的調整,某些商品的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某些商品價格不變或下調,都會影響消費支出結構的變化。就我國而言,在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社會福利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將會使某些消費項目的支出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相應地,這些項目在總支出中的比重也會上升,有的甚至會大幅度上升。與之相對應,食品等支出比重也會有較大的下降。

      (三)消費品市場狀況

      第一,某些消費品的短缺會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消費支出。

      第二,某些新興消費品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需求,從而使這類消費品的支出出現回升或下降過程延緩。如耐用消費品。

      (四)人口年齡結構:例如由于老年人口增多,醫療保健費的支出將成為今后消費支出增長最快的一項。

      恩格爾定律

      (一)“恩格爾定律”的原義

      恩格爾是德國統計學家。他根據長期統計資料分析發現: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低。他的這一發現被后人稱為“恩格爾定律”。相對應,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

      (二)“恩格爾定律”的引申含義:根據恩格爾定律,后來的經濟學家發現,從動態角度分析收入變動與食品支出比重的變動,恩格爾定律也大致適用,即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一發現也被稱為恩格爾定律。

      (三)影響恩格爾定律適用性的因素

      1.城市化因素的影響

      2.商品化因素的影響

      3.食物構成變化的影響

      4.食品消費方式的變化

      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比重變化

      當居民的收入水平上升到某一階段后,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比重將呈上升趨勢,而隨后將呈不規則的變化。耐用消費品普及率的提高主要通過兩個途徑:

      (1)壓縮其他消費;

      (2)由于消費福利的大量存在,消費領域狹窄,消費支出的增加相對集中。

      服務支出比重變化:服務性消費支出是一個內容很龐雜的項目。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閑暇時間增多,與此相關的各種服務性支出大大增加。

      消費結構的合理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判斷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消費結構是否合理,主要依據兩個標準:

      (1)消費結構與當時社會經濟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是否相適應。

      (2)消費結構及其變動趨勢與一國的資源條件是否相符合。

      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劃分方法,可以分為三大產業,第一產業(主要為農業)、第二產業(主要為工業)、第三產業(主要為服務業)。

      按照馬克思的劃分方法,消費資料生產部類與消費的關系比較直接,受最終消費需求的制約;生產資料生產部類與消費的關系則比較間接,主要受中間需求(即非最終需求)的制約。

      產業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

      分階段來看,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產業結構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經濟起飛前的準備階段(相當于工業化初期)

      (1)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仍占有很大比重;農業勞動力在全社會就業人口中仍占很大的比重。

      (2)第二產業處于成長期,大多數制造業仍處于建立與成長之中,增長較快,但輕紡工業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較大。

      (二)經濟起飛過程中的高速增長階段(相當于工業化加速時期)

      (1)制造業高速增長,第二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重大比重,第一產業比重迅速下降,農業勞動力在全社會勞動力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

      (2)制造業內部結構的變動加快,處于結構高變換率時期。

      (3)產業結構已逐步實現高級化,最主要標志是形成了具有出口競爭力的主導產業。

      (三)經濟進入成熟以后的平緩增長階段(相當于后工業化階段)

      (1)第二產業的增長相對減緩,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超過第二產業,達45%以上,第三產業的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2)第二產業內部,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比重逐漸下降。

      (3)二元結構基本消失,農業已基本實現現代化,城市化已經結束。

      總結:從上面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來看,很顯然,產業結構的演變與消費結構變化具有很強的對應關系。

      首先,食品支出比重的不斷下降與農業比重的不斷下降相對應;

      其次,耐用品比重、住房比重的上升與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第二產業比重的迅速上升相對應;

      最后,在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以后,服務支出比重的迅速上升則與經濟進入成熟階段以后第三產業比重的迅速上升相對應。

      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一般關系

      (一)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的制約

      靜態考察社會再生產過程四個環節之間的相互關系,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生產對消費起著決定作用。從生產決定消費的角度考察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的制約作用,這種制約作用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消費結構中各種消費資料和消費勞務的構成比例,直接受消費資料和消費勞務的生產狀況及其供給結構的制約。

      (2)新的產業的興起,會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從而影響消費結構。

      (3)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動,會影響消費結構的變動。

      (二)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制約

      從動態來考察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四個環節之間的關系,消費需求則又決定著生產。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導向作用主要表現為:

      (1)與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結構特征規定著產業結構特征。

      (2)消費結構的變動對產業結構的變動具有引導作用。消費結構是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的綜合反映。消費者的市場需求又是消費需要的反映。從長期來看,產業結構變化的軌跡可以看出消費結構變化的規律性。

      消費結構與主導產業選擇

      最早提出主導產業的理論的學者是羅斯托。他認為無論在任何時期,甚至在一個已經成熟并繼續成長的經濟中,前進沖擊力之所以能夠保持,是由于為數有限的主要部門,即主導部分,迅速擴大的結果,而且這些部門的擴大又對其他產業部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為主導產業應有以下特性:

      (1)依靠科學進步,獲得新的生產函數;

      (2)形成持續高速增長的增長率;

      (3)具有較強的擴散效應,對其他產業乃至所有產業的增長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主導產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業結構的模式。

      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及消費結構的影響

      從20世紀30年代以后,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明顯加強,其中,通過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的形成和演變施加影響是很重要的內容。

      產業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的國民經濟目標而干預資源在產業間的配置和產業組織的成長的政策,它具體分產業結構政策和產業組織政策。

      在發育程度較高的市場體系的微觀基礎上,產業政策實施所形成的產業結構,在一定時期對消費結構有所制約。比如日本,50年代末60年代初,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對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增長帶動了耐用消費品工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

      我國在建國以后,實際上實行的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產業政策。盡管這樣的產業政策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缺乏“市場導向”的企業行為以及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微觀基礎,其結果是造成嚴重的產業比例失調、產業組織不合理、產業素質較低等問題。

      從實際的國民經濟運行來看,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兩者之間必須是對立的統一。產業結構長期脫離消費結構,或者消費結構長期脫離產業結構,都會對經濟的長期增長產生不良影響。

      消費方式的含義

     ?、傧M方式是指消費需求的滿足方式,或消費主體與消費客體的結合方式。②消費的過程就是消費需求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

      ③消費需求的滿足,取決于消費主體、消費客體以及兩者的結合方式。消費主體與消費客體的結合方式,也就是消費需求的滿足方式。

      消費方式包括兩層含義:

      1.消費的技術方式:從消費者和消費資料結合的方法看,消費方式是指消費者采取什么工具和方式來消費商品。比如,對于食物是生吃還是熟吃,是用木炭燒熟,還是用微波爐煨熟,是用手拿著吃還是用筷子夾著吃等

      2.消費的社會實現方式:從消費者和消費資料結合的途徑來看,消費方式就是指消費主體以怎樣的方式來取得消費資料,滿足消費需求。消費者對消費資料的取得通過的途徑:產品途徑(自給自足)、商品途徑(消費者通過商品貨幣關系在市場上購買)。因此,消費的社會實現方式概括起來包含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消費的社會實現范圍,分為個人消費、集團消費(集體消費)、公共消費

      二是消費的社會實現途徑,分為自給性消費、半給性消費、商品性消費。

      消費方式的變化趨勢

      (一)個人消費與公共消費的變化趨勢

      (1)個體消費是以消費資料歸個人或家庭所有,在消費者家庭范圍內進行的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消費。它的對象范圍包括個人及家庭的實物資產、金融資產及勞務服務的消費,具體講包括:為個人及家庭消費而購買的食品、衣物、生活用品、文化用品、耐用消費品及非商品服務,還包括親朋饋贈、社會救濟、困難補助、物價補貼及其他各種獎勵、贊助等。

      (2)公共消費是以消費資料歸某個集體(如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等)或社會所有,在消費者家庭以外實現的消費。它主要包括:

      1、通過舉辦各種公用事業,如教育、出版、文化藝術、交通運輸、郵電、衛生保健等滿足集體、社會消費的需要;

      2.為直接滿足消費者的物質、精神需要而提供的各種服務性設施和勞務,包括飲食、旅館、商店、攝影、劇場、電影院、園林及修理和服務行業或企業向消費者提供的設施和服務;

      3.企業、事業單位為本部門、本單位職工興辦的各種集體福利事業;

      4.為社會總消費順利實現和加快運轉而提供的信息咨詢、消費儲蓄;

      5.國家用于修建城鎮居民住宅等消費設施的建設。

      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相互關系

      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兩者是相互聯系和相互補充的,都有各自存在的必要性。

      1.長期來看,個體消費仍將是基本的、首要的消費方式,個體消費在很長時間內都作為主導消費方式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是,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因而是社會的基本消費單位。這是家庭存在的基本原因,也是家庭作為主導消費方式的主要原因。

      二是家庭成員基于血緣關系而產生的某種需要,只能通過家庭內部的消費來滿足。而且各個家庭或個人的收入水平客觀上不完全一致,反映到消費領域必定是不同個人或家庭的消費水平有高有低,消費結構參差不齊,實行統一的社會消費是不可能的。

      三是消費主體和消費客體屬性的差異。

     ?、購南M主體來看,消費者因多種因素,如收入、興趣、愛好、習慣等的不同,其消費具有很強的個性特點,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消費者的心理千差萬別,消費需求自然是各不相同,消費者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就體現為個人選擇自由的權利;

     ?、趶南M客體來看,有一些消費客體是只適合于個體消費而不適合于社會消費的,比如,個人衛生用品和衣服被褥等,它們既有一定的衛生要求,又要體現個性風格特征,對此一般采用個人消費方式。所以消費資料的自然屬性客觀上決定了個人消費的必要性和長期性。

      總結:個體消費盡管非常重要,但不能抹殺社會消費的合理性。

      2.社會或公共消費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公共消費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共同需要。人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然性、生理性的需要,又有社會性的需要。

      ①自然性、生理性的需要:主要表現為個體需要的差異,因而適宜于在較小范圍內通過消費活動來滿足;

     ?、谏鐣裕簞t在很多方面表現為個體需要的共性,即人們的共同需要,適宜于在較大范圍內通過消費活動來滿足。在消費者的需要中,有些是只能在家庭以外通過共同需要來滿足的需要,比如,旅游、文化教育、醫療保健、交通通訊、體育等。

      其次,公共消費的效益性。就是說,從某些消費資料的特性來看,只有通過公共消費活動,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比如,大型客車、列車、客運飛機等大型交通工具,圖書館、文化、博物館、影劇院、學校等文化教育設施,醫院、療養院等保健設施等,如果選擇個人或集體消費方式,就難以充分利用其使用價值,達不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從而造成消費資料的大量閑置和浪費。

      再次,需要滿足的福利性。公共消費是個體消費的有效的補充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公共消費的增加意味著社會福利的改善,它可以有效解決消費者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無法獲得消費資料,實現消費滿足這一問題,從而保證低收入者的起碼消費,比如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縮小和彌補人們之間消費水平的差距。

      評價:(個體消費和公共消費)

      1、一方面相互補充:個體消費的充分實現以及內容的不斷充實可以使消費者的利益得以實現,為更快更好的發展公共消費創造良好的條件;而公共消費的發展可以使消費者得以全面、自由的發展,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促進個體消費的實現。

      2、另一方面,二者相互矛盾:個體消費不能完全代替公共消費,而公共消費也不能完全代替個體消費;在總消費量或消費總量一定的情況下,二者所占的比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

      知識補充之二:有關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規模效益

      1.不同的消費方式選擇確實存在規模效益問題。從規模經濟的角度講,消費的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但就公共消費與家庭消費的比較而言,前者比后者更具有規模效益。

      2.消費方式具有可選擇性,某些消費既可以在家庭內部通過個人消費來實現,也可以在家庭外部通過社會消費來實現,當以公共方式實現的消費不會影響消費需求的滿足程度時,從規模經濟角度看,這些消費活動就是適宜在社會范圍內進行。

      3.消費方式的選擇不僅要受到消費規模經濟效益的制約,還要受到消費需求差異的影響,消費者具有共性的消費,可以在全社會范圍內實現,這樣能體現規模效益,而消費者的個性需要只能在家庭內部來實現,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需求差異性的需要,在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下,在勞動還是謀生手段,并且家庭還是社會消費的最基本的單位的條件下,社會成員的個人消費必須要得到尊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而任何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片面強調消費的規模效益而忽視消費的差異性就會犯空想社會主義者的錯誤。所以對消費方式規模效益的分析必須在家庭消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是消費的主導方式的前提下來進行。

      (二)自給性消費與商品性消費的變化趨勢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自給性消費比重將逐漸降低,商品性消費的比重將逐漸上升。在由自給性消費向商品性消費的轉化過程中,消費品的商品化和勞務的商品化是兩個關鍵性階段。

      1.消費品的商品化:是實現商品性消費的初級階段,也是最具關鍵性的階段。一般來說,消費品的商品化是與工業化、農村城市化和農業商品化的過程相統一的。

      2.勞務的商品化:是商品性消費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它的大發展是以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較高階段為條件,以第三產業的大發展為條件。

      消費服務社會化的含義:消費服務社會化是指個人消費領域的服務不是由消費者個人提供,而是由社會來提供;消費者不是直接通過自己的勞動付出來獲得服務,而是通過付費的方式從市場上購買服務。消費服務社會化的實質是消費過程中服務的商品化,或說是家務勞動的商品化。

      內容:

      (1)消費過程之前的加工、制作、整理等服務活動。這類服務活動一方面與所依附的消費品的商品化深度有關。另一方面和消費習慣有關。以食品消費為例來說明這一情況。如果購買的是初級的食品原料,在消費之前就需要更多的加工制作,如果購買的是半成品甚至是成品需要的消費服務相應就少,如果選擇在外就餐消費之前消費過程中和消費后的服務完全由社會來承擔。所以消費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消費之前需要的服務就越少,此外這類服務還與消費習慣有關在食品消費中中餐的制作比西餐的制作需要更多時間和服務。

      (2)消費過程中和消費后的服務活動,這類服務活動主要是由非一次性消費的消費資料的使用引起的,比如餐具的清洗、衣服的清洗、家具和家用電器的維修保養、房間的整理、住房的維護和保養等。這類服務活動一般說來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資料數量的增加,衛生要求的提高而增加。

      (3)與孩子的照料教育有關的服務活動,這類服務活動所占的時間一方面取決于家庭中孩子的數量,另一方面取決于孩子的年齡,一般說來孩子越多,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多,孩子的年齡越小,那么照料其生活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所需要的生活服務在減少,但是教育所需要的時間并不減少,消費服務社會化的過程也就是與消費的過程相關的個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的過程,基于家庭的基本功能雖然不可能出現所有的消費服務都轉化為社會勞動的情況,但是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的提高顯然代表了與較高的消費水平相聯系的消費方式。

      消費服務社會化的意義

      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將會增加人們的閑暇時間,增加對公共消費的需求,從而會帶來消費方式的重大轉變,這對于消費者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

      1.消費服務的社會化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2.消費服務的社會化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消費規模效益

      3.消費服務的社會化還有利于產業結構的發展和勞動力就業的增加

      縮短家務勞動時間,增加閑暇時間的意義

      (一)消費者的時間預算及其結構

      消費者的時間分配是指消費者每天的時間在各種活動之間的分配及其比例結構。一般說來,消費者每天時間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工作時間,包括純工作時間及與工作相關的上、下班往返時間。

      第二部分:滿足個人生理需要的時間,主要包括吃飯、睡眠、個人衛生的時間等。

      第三部分:家務勞動時間,主要包括家庭消費過程中的各種勞動活動以及照料和教育子女、照顧老人的時間。

      第四部分:閑暇時間,除了以上三部分以外消費者的剩余時間,包括從事各種自由活動的時間以及于活動有關的往返時間。

      (二)家務勞動時間的縮短,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實現:

      (1)家務勞動的機械化。也就是以機器人來代替人工,這樣就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從而縮短家務勞動時間。這種方式有兩個缺點:

      一是家務勞動的機械化有一定的限度,很多家務勞動不適宜或根本無法用機器來做;

      二是家庭機械的閑置率較高,造成社會勞動的較大浪費。

      (2)家務勞動的社會化。通過購買消費服務減少消費之前、之后和消費之中的勞動時間,家務勞動的社會化實際是通過社會分工將消費者自己提供的家務勞動轉移給其他人。

      提高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所需要的條件

      消費服務社會化的程度,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具體地說,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提高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

      (一)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提高是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提高的前提條件

      (二)時間的價值:

      時間價值的高低會影響消費者對消費服務提供方式的選擇,進而影響消費服務社會化的程度。

      (三)社會服務行業的發展狀況:

      社會服務行業的發展是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提高的物質基礎。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時間價值從需求角度對消費服務的社會化進行制約的話,而社會服務行業的發展狀況則是從供給的角度對消費服務社會化程度進行制約。

      消費者權益的內涵

      (1)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勞務的一系列生活消費活動過程中,應當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得到的利益。

      (2)消費者的權利和利益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

      ①消費者的權利指經法律確認并由法律保護的,消費者在實現其消費目的的活動過程中的行為尺度。

     ?、谙M者的利益則是消費者通過權利的履行而實現的消費需求的滿足。

      ③二者的關系是:一方面,消費者利益是消費者權利保護的對象和目標,消費者的權利包含了消費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消費者權利是消費者利益實現的前提、保證和手段,消費者利益的有效實現有賴于消費者權利的完整存在,是消費者權利運用的結果。因此,消費者權益是消費者權利和利益的有機統一體,是消費者應有權利得到保護并給消費者帶來應得的利益。

      (3)須知:在商品經濟社會,消費者的權利從形式上來說由法律確定的,從本質上說,是貨幣權利的體現。消費者的個體利益,從本質上講就是貨幣購買力的實現;消費者的整體利益,從本質上講是社會消費基金的實現。

      (4)消費者權益的內涵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消費者購買力的實現

      消費者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取得貨幣收入,形成對商品和勞務的貨幣支付能力。在等價交換前提下,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的貨幣支付能力能夠順利地實現,是消費者權益的重要體現。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消費者貨幣支付能力能否順利實現,主要取決于價格和市場商品的豐富程度。

      (二)消費者需求的滿足

      消費者購買力的實現過程,同時也是消費需求滿足過程。消費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在商品經濟社會,通過商品和勞務的購買而實現消費需求,是其需求滿足的主要方面。

      (5)中國消費者所享有的基本權利:

      1.安全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所享有的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它是消費者最為重要的權利,也是憲法和民法賦予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在消費者保護領域的具體體現。

      2.知情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知悉有關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選擇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自主選擇的權利

      4.公平交易權:它是指消費者和經營者在進行交易時,雙方應該本著公平的精神,充分體現各自的真實意愿,使雙方的交易目的都得以實現。

      5.求償權又稱為獲得賠償權,消費者的求償權實際上是一種民事索賠權,他是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商品以及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因人身和財產受損害,而依法取得向經營者要求賠償的權利。

      6.結社權是指消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組織消費者團體的權利。這是憲法規定的結社權在消費領域的具體體現。

      7.受教育權是指消費者享有獲得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知識以及獲得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的權利。

      8.受尊重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受尊重權在消費者消費領域的具體體現,具體包括消費者人格尊嚴權和消費者的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兩項內容。

      9、監督權

      制約消費者權益的因素

      (一)經濟發展水平與消費者權益

      (二)制約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因素

      (三)市場管理狀況與消費者權益

      (四)消費者自身的因素

      (1)消費者的權益觀念及自我保護意識淡薄。

      (2)消費者的某些心理因素往往容易千百萬自身權益的損害。比如貪圖便宜

      (3)消費者某些消費知識的缺乏。消費者對商品知識的充分了解,有利于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比如消費者購買大部分商品要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購買價值較高的耐用消費品時要確認企業所提供的售后服務內容,保存好相關票據。

      消費者權益受損的主要表現

      (一)由于社會的原因,使市場商品(勞務)數量和品種供應不足,消費者了解商品及勞務的權利受到限制。

      (二)由于企業或個人的行為,造成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

      從企業行為來講,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主要表現為:

      (1)企業不良經營作風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比如零售企業營業人員態度冷淡影響消費者對商品的充分了解和選擇,或者強買強賣妨礙消費者對商品的自由選擇等等。

      (2)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企業有意或無意地向消費者提供偽劣、假冒商品或殘損變質商品,使消費者求得商品的安全、衛生的權利受到侵犯,給消費者的財產、人身造成損害。

      (3)企業在價格方面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主要包括:第一,變相漲價,以劣充優,以假亂真,以少充多。第二,欺騙性定價。利用消費者的某些心理因素,把價格作為促銷手段,比如某些標榜減價銷售、大甩賣的定價,屬于欺騙性定價。第三高價牟取暴利。利用消費者的無知或某些消費心理,使商品的價格遠遠高于其市場價值,從中牟取暴利,也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

      (4)企業在促銷方面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主要表現為:第一,向消費者提供不真實甚至歪曲的信息,比如說明書不詳,廣告詞含糊不清,任意夸大商品功效的虛假廣告等。第二,使用某些不良的促銷手段,對消費者進行欺詐。

      (5)企業在售后服務方面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消費者應該享有的售后服務不能得到保證,售后服務體系不健全;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其索賠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必要性:消費者權益保護之所以必要,是由消費的一些特點所決定的

      (一)消費者的分散性

      (二)消費者信息的缺乏

      (三)消費決策的可誘導性

      (四)消費者的小額購買造成其索賠的不經濟

      (五)消費者風險的存在

      (六)負的外部性的存在。比如使用氟利昂作為制冷劑會破壞大氣的臭氧層,從而在世界范圍造成破壞性的影響,但企業并不需要為此承擔額外成本,而研發和使用環保型制冷劑卻需要企業付出額外成本并可能將其中一部分轉嫁給消費者。

      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

      (一)社會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1.法律的健全:法律保護包括在立法保護和司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立法保護是指國家立法機關,通過其立法活動指定消費者保護的相關法律,為消費者保護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依據。我國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我國關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專門法律,也是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處于龍頭法地位。

      2.政府的作用:消費者權益的行政保護是行政機關通過行政執法和行政監督活動對消費者進行的保護

      (1)各級人民政府履行職責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2)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技術監督部門、衛生監督部門、出入境檢查檢疫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等在內的各級人民政府具體行政主管機關,履行職責,保護消費者權益,

      3.社會公眾力量:如新聞媒介輿論監督

      (二)消費者權益的自我保護

      (1)一方面體現在消費者個體通過加強權益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加消費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可以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2)另一方面體現在消費者利用消費者組織,進行自身權益的保護。

      (3)消費者組織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主要具有以下職能:

      ①受理消費者的投訴;②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③在消費者與生產者、經營者之間進行信息溝通,采取各種形式提供消費指導,進行消費者教育,比如舉辦講座,創辦報紙、雜志、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宣傳品,等等。

      消費者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是消費者自發興起的社會范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

      消費者運動發展的產物——消費者組織

      消費者組織即消費者保護團體,是指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從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總稱。消費者組織是消費者運動發展的產物,是消費者行使結社權的結果。消費者組織最初在美國出現以后,迅速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起來。

    >> 點擊繼續閱讀 <<

    掃碼關注“廣東省自考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

    回復“押題”獲取余下押題資料

    上一篇:深圳自考11741市場與市場營銷學押題復習資料
    下一篇:深圳自考00181廣告學(一)押題復習資料

    深圳自考課程培訓

    深圳自考交流群

    掃碼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討自學考試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伸缩接头,限位伸缩接头,传力接头,可拆卸接头,橡胶接头,衬四氟橡胶接头,橡胶软连接,橡胶补偿器,防水套管- 巩义市隆盛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 威海木箱,威海木托盘,威海免熏蒸包装箱-威海耀晟木制品有限公司 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学校直饮水机-反渗透纯水设备-家用净水器厂家-广州颖圣能源设备 学校洗碗机-郑州洗碗机厂家-商用洗碗机-郑州旭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印刷_天津印刷厂_天津印刷公司_天津包装盒厂家_天津包装盒印刷厂_七层共挤膜厂家_彩色印刷_画册印刷_礼品盒定做 _七层共挤膜_食品真空袋-欢迎访问嘉联包装官网! | 新余市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全棉帆布厂家_加工帆布_涤棉帆布价格_染色帆布定制_广州美丽华皮革帆布-广州美丽华皮革帆布 | 火绒杀毒软件|火绒安全企业版_西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成都火绒服务中心_成都火影科技有限公司-火绒安全|成都火影科技|火绒 | 形创(CREAFORM)3D扫描仪|三维检测|三维数字化处理|3D设备租赁|3D打印|——北京中显恒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重金属捕捉剂,污泥调理剂,活性氧化铝,生石灰,反渗透阻垢剂,工业葡萄糖,硫酸铝,果壳活性炭,柱状活性炭,蜂窝活性炭,石英砂,锰砂-北京雁归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真诚为立足之本,以质量为生存之本,愿与海内外同仁共创双赢。雁归来人一路走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我们紧扣时代脉搏,专注水处理、继往开来! | 上海况胜_玻璃反应釜厂家_双层玻璃反应釜_实验室玻璃反应釜 | 溶气气浮机_一体化净水设备_污水处理设备_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明基环保 | 渣浆泵厂家/潜水-渣浆泵过流件-管道增压泵 - 河北聚洪泵业有限公司 | 中国家居资讯网-家居建材-知名十大品牌-著名品牌资讯网 | 制砂机_制沙一体机_青石制沙机-华盛铭设备厂家 | 一体化净水器-一体化净水设备-集成式|装配式模块化净水设备-山东奕博环境 | 暖气片厂家_散热器厂家_力春散热器| 湖南长沙癫痫病医院_湖南癫痫病专科医院_湖南治疗癫痫病专业医院_长沙和谐医院有限公司 | 可燃气体报警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分析系统-宁波市高品科技有限公司 | 什木坊全屋定制官网_木门|护墙|衣柜|橱柜等全品类定制家具 | 石家庄LED显示屏|石家庄显示屏|河北显示屏升级改造|石家庄科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_石家庄科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环保除尘设备_燃气/燃油热水锅炉_光氧空气净化器_蒸汽玉米压片机_压片设备_烘干设备-山东金盾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苏州拆除公司_太仓拆除公司_常熟拆除公司_昆山拆除公司--苏州伊诺尔拆除工程有限公司 | 全自动沾锡机|端子机|剥线机|昆山市博科鑫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河北安润防腐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远程供液管路_远距离供液管路_远程供液系统 | 智能访客系统 - 来访登记系统_微信预约系统_人员出入管理系统_访客机_人脸识别系统门禁闸机 | 康拓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Theia镜头代理商|安讯士AXIS摄像机|安讯士监控系统|博世BOSCH监控|博世会议系统|索尼SONY监控|松下PANASONIC监控|三星韩华SAMSUNG监控|霍尼韦尔Honeywell|海康|大华|华为监控|Theia无畸变镜头|AXIS监控|安讯视摄像机 | 金属网帘|金属帘|装饰网帘|金属环网|金属幕墙网|金属垂帘|金属扣帘-安平县名图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上海博驰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宿州电机维修厂家,大型电机维修及二手电机修理到安徽鑫瑞特电机装备有限公司 | 呼吸家官网|肺功能检测仪生产厂家|国产肺功能仪知名品牌|肺功能检测仪|肺功能测试仪|婴幼儿肺功能仪|弥散残气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系统|广州红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肺功能仪|大肺功能仪|呼吸康复一体机|儿童肺功能仪|肺活量计|医用简易肺功能仪|呼吸康复系统|肺功能仪|弥散肺功能仪(大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肺康复|呼吸肌力测定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仪|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便携式肺功能 | 潍坊网络推广,临沂360推广,东营360推广,枣庄360推广,潍坊网站建设,潍坊网络公司,潍坊360搜索,潍坊APP开发,潍坊360推广,潍坊360代理,潍坊点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水环式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上海飞鲁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 线性排水沟-成品排水沟-树脂排水沟-树脂混凝土,缝隙式排水沟-时利和 | 上海升降机_导轨式升降货梯_移动铝合金升降机_上海力盏电动液压平台厂家 | 碳化硅微粉_超细碳化硅微粉-潍坊凯华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 | 耐磨钢板_复合耐磨板_KN60耐磨钢板-北京耐默公司 | 气动法兰软密封蝶阀-电动高温通风蝶阀-气动开关球阀-川沪阀门 | 深圳U盘工厂 U盘厂家 U盘生产厂家 礼品U盘定制 深圳正益通电子公司 | 小程序开发,网站建设,APP开发,商城系统开发,社区团购系统开发,区块链溯源,互联网资质办理-软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_河南软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专业液压对辊,双齿辊破碎机,沙子烘干机,制砂洗沙设备生产线厂家 - 巩义市吉宏机械 | 喵走共享单车网 - 共享电动车_共享电单车骑行门户网站 倡导绿色出行 |